河间伤寒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在山西民间,寒食节是春季里一个重要的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相传,寒食节的禁火寒食,与介之推有关。文公难过不已,便下令将烧山之日定为寒食节,民问禁火寒食,以纪念介之推。此外,清明节禁火寒食,在唐宋以来也相延不衰。
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
清川在城下,沿泛多所宜。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昔陟乃平原,今来忽涟漪。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诗词]
清川在城下,沿泛多所宜。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昔陟乃平原,今来忽涟漪。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诗词]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介休市介休市清明习俗是流传于介休市及晋中广大地区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介休地处汾河中游,其地名由春秋时期著名隐士介子推卒于此地而来。民间广为流传:介子推死于清明前一日,晋文公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后演变为...
由贵州茅台集团投资拍摄、以国酒文化为背景的电视剧《赤水河——国酿》1月31日进入酒厂实景拍摄阶段。面临中国白酒业发展的“寒冬”,茅台打出文化牌,还原再现我国传统民族制酒工艺,传播国酒文化。作为云、贵、川三省界河的赤水河,素有美酒河之称,酝酿了茅...
宋元若干画家好写竹、梅,加上松树,称“岁寒三友”。元代吴镇在“三友”外加画兰花,名“四友图”。
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
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公元1368年—1644年《伤寒论条辨》,伤寒著作。八卷。明·方有执撰。刊于1592年。方氏认为《伤寒论》一乱于王叔和的重编,再乱于成无己的注释,失去仲景原著伤寒兼杂病的完整性。遂予重新编注、...[书籍]
伤寒捷诀清·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公元1644-1911年[书籍]
伤寒论类方清徐灵胎卷一桂枝汤类·一桂枝汤(一)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也。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热...[书籍]
伤寒总病论宋·庞安石公元1100年《伤寒总病论》,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书籍]
是一部研究伤寒的参考读物。[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