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著作。二十一卷。明·王绍隆传,清·潘楫增注。初刊于1652年。潘氏取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等诸家学说[书籍]
本书仿效吴恕《伤寒活人指掌图》之体例,歌赋与论述相结合。卷一病机赋、经络总抄及龚云林“药性歌”;卷二-七内科杂病;卷八为五官、外科病证;卷九妇人科;卷十小儿科病证。每证先列歌括,次载阐论,再记脉法,并附成方,颇多可取之处。[书籍]
昔韩昌黎见北平马公叹曰:犹高山深林,钜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自余始识。沈丈奉江先生,瞻其岸然道貌,窃有味乎韩子之言。继又得见先生介弟葆三先生,葆三先生以名孝廉覃精内典,广长说法,得未曾有。因得读《棣萼集》,先生昆季唱和之作也,谢家嗣响,心仪者久之。[书籍]
九月曰,清河羊山之战,虏见我军奋勇追之,即退遁。追者归,辄随之。有军士数人谋曰:“此有沟可伏兵,汝等牵我数人之马归。我辈伏之渠。彼蹑尔后,伺其至,伏起射之。[书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中医方剂学著作,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汉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书籍]
《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外...[书籍]
销释大乘正宗神默然宝卷儒贤孔圣题经台诗清净心身证法台一回能去已躯灾潇潇洞洞珠玑上元神闪烁气安排三千七二诸贤弟般若船中洗去埃皎洁一心无挂碍中明古镜不沉埋若是吉凶皆脱去从今合掌见如来释迦文佛题经台诗吾观世事了难全北地邙中见普贤佛本慈悲齐愿王养精健固岂无传直得天空云湛霁玄玄妙里...[书籍]
外界条件与人体自身的内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辨证关系;医学上,人体的经络与血脉的畅通,自身循环的小世界与宇宙运转规律的辨证关系;养生学及宗教中倡导的天、地、人合一的最佳境界等,都验证着辨证唯物主义中讲的“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书籍]
故医者治病,最古不事分科,盖病理医理,其道一贯,适于此者合于彼,初不必为厘然之此疆彼界也,自后以病变之多时有增,治法之出代有加,一人之心思才力,未足以尽其奥也,故特分科以治之。妇科也,以其有经带胎产之异;儿科也,以其无问诊脉诊之难。[书籍]
豆有仁贤之化其后子孙稍骄虐燕乃攻其西满潘汗为界朝鲜遂弱至四十代孙否属于秦子准立为衞满诱逼浮海南奔衞满燕人衞满因卢绾乱【汉高祖时燕王绾乱】亡命来渡浿水【即今大同江】诱逐箕准据王俭城【即今平壤】仍号朝鲜至孙右渠不奉汉诏武帝遣公孙遂灭之四郡汉武帝讨右渠分其地为乐浪【平壤】临屯【...[书籍]
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医学本草文献的研究。10年来,他依据历代经、史、子、集及各种类书、专书,相互参证,运用独特的考据方法对本草文献进行深入研究,钩沉辑复亡佚的本草14种,撰写专著8种,发表论文180余篇,奠定了我国本草史研究的基础,为我国本草文献研究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书籍]
(清)了缘子撰阴山之北,色界之西,有优昙花焉。盖因果树也,植以香田之泥,灌以醋海之水,后为天女散落春婆,得其味者,为丽娟之肌,得其色者,为绛仙之面。惟恨生虽情种,终嫌质有酸根,故古今来之红袖黄裳,风尘中之青楼紫陌,任是交深鸳颈,不闻豆蔻相思,仍教争妒蛾眉,每带杨梅滋味。此...[书籍]
诊宗三昧清·张璐公元1689年《诊宗三昧》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昧》,系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张璐撰写的诊法专著。全书一卷,十二篇。1~2篇阐明医学宗旨,3~6篇专论脉位、脉象、经络之常与变,7篇详载32种脉象,8篇详述古今辨证论脉异同及脉证不合等,9~12篇讨论之顺逆与妇婴之脉。该书文语...[书籍]
《达生编》又称《达生篇》,是清代早期问世的一部价值颇高的产科专书,是书刊行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问世以后的百余年间曾多次重刊,足见医界对本书的注重程度。[书籍]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宋钅开尹文的“心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干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气本体论”。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