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臺記」綜述清光緒二十一年臺、澎割讓及臺民抗日之經過,文極簡略。作者羅惇曧另著「中日兵事本末」已刊於第四○種「臺海思慟錄」附錄中,請參閱「思慟錄」篇。「臺灣八日記」記同年五月初五日日兵在澳底登陸後數日間中日兩軍之戰況及十二日臺北兵變之情形。作者俞明震,字恪士,浙江山陰人...[书籍]
全書分封域、規制、秩官、武備、賦役、典秩、風土、人物、外志、藝文十志,志各一卷。本書原刻,在臺灣已無全本存在。今本依「民國四十五年三月杭縣方氏慎思堂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本景印」本排印。但此非原刻本,如「秩官」、「武備」兩志中頗多康熙三十五年後以至四十年就任者,且補刻痕...[书籍]
卷一首述地志,次風俗,又次物產,又次勝蹟,末原事(雜記林道乾、顏思齊、紅毛番暨鄭氏先後據臺之事);卷二首述軍政,次兵燹(列舉康熙三十五年吳球事變、六十年朱一貴事變、乾隆三十五年黃教事變、五十一年林爽文事變及嘉慶十年至十一年海上蔡牽兩次之侵臺),又次戎略(凡記姚啟聖、施琅、...[书籍]
書末,今另據「澎湖廳志」抄出蔡氏若干詩文及其傳略與著作書目,刊作「附錄」。[书籍]
惟因與志局提調陳文騄(臺北府知府兼)有所齟齬,遲遲未能開局,遂辭歸。有謂「臺灣通志」係由蔣師轍纂,實非。「日記」起於二月六日啟程赴臺,迄於九月二十五日返抵家鄉。其間記綢繆「通志」事,有擬「采訪凡例」、撰「修志八議」等項。餘如記日與宦臺人士交往以及耳目所接,尤為研究當年臺灣...[书籍]
本書著於臺灣入清後僅十餘年,實為研究臺灣極有價值文獻之一;以後私家著述或官修志書,每多引錄。[书籍]
首起乙酉弘光元年閏六月「唐王即位於福州」,至乙巳永曆十九年「施琅率舟攻臺灣、遭風而還」告一段落;後自甲寅永曆二十八年吳、耿反清開始,稱「後紀略」,以訖於鄭氏決計降,寧靖王闔家殉國(下有缺文)。本書前一部分,較「輯要」、「紀要」為簡;後一部分(「後紀略」)鄭經西征事,反比前...[书籍]
此外又有「鄭氏應讖五代記」、「平澎臺諸將姓氏」等前文,並載卷首。本書各版本頗多分歧,今本由方豪先生根據七種版本合校編成。[书籍]
由於本書所述臺灣鄭氏史事及若干關係文書多為他書所無,或為其親歷目睹之紀錄。本書據連橫校刊本排印,今加「弁言」並將「連序」全行引入。「連序」云:『起隆武元年,訖永曆三十七年,凡鄭氏三世之事,編年繫月,巨細靡遺;而尊崇延平,義如「綱目」,是正史也』。惟就形式而言,尚係以清曆紀...[书籍]
所刊五文,均採自清宣統二年吳江薛鳳昌輯編「梨洲遺著彙刊」。宗羲字太沖,號梨洲,世稱梨洲先生、亦稱南雷先生;浙江餘姚人。南明魯王監國,嘗以副憲從亡;嗣以母留故里,返家侍親。明亡以後,隱居講學於甬、越間,卒成清代大儒。著述甚富,其有關南明史事者,則有「賜姓始末」、「海外慟哭記...[书籍]
迨江寧約定,英使訐控臺灣鎮、道妄殺遭難民兵及遭主款者與福建失守文武之忌,構陷成獄,與達洪阿同被逮京問擬。「東溟奏稿」,即在臺灣道時會同達洪阿所為,幾以辦理「夷務」為中心(按臺灣道始於乾隆五十三年福康安奏請臺道加按察使銜,得專摺奏事)。卷一,有「籌剿三路匪徒奏」等五件;卷二...[书籍]
後與陸路提督林文察同定戴變,至五年離任。次年,因並自著「平臺藥言」等篇及在臺所上摺奏附入,合為八卷,校正付梓。總計前五卷係集前人之作,卷一為藍鼎元「鹿洲文集」三十二篇、魏源「聖武紀略」三篇,卷二有謝金鑾「蛤子難紀略」一篇、鄧傳安「蠡測彙鈔」四篇、周凱「內自訟齋...[书籍]
是書作於十七年,卷上分建置(疆域附)、通商、洋務、田賦、鹽政、籌餉、刑政、政事、水利等九目,卷下分文教、防務(海防附)、山水、勝景、人物、廟宇(城池附)、器用、衣服、風俗、時令、食物、天文、穀米、竹木、蔬菜、花卉、果品、草部、鱗介、獸類、禽鳥、蟲類、番部等二十三目...[书籍]
資料之彼此不同者,並作考異式之自註附於正文之下。書末附有「引用書目」,總計中、日文獻共五七十部(細按書中所引資料,尚有「三朝實錄」遺未列入,總計實不止此數)。作者在本書結尾云:『根據諸書,必期確實;而如其行文則會粹錯綜,務加刪潤,令其有次序。事雖專係鄭氏,...[书籍]
其中有陳第「東番記」一篇,尤為明季親臨臺灣目擊耳聞者所留之最早文獻。按第字季立,福建連江人;嘗客都督俞大猷幕。有容剿東番,與俱;舟泊大員(今臺南),日與當地先住民相接,深悉島上情形,因有此記。至陳第閱歷,另有第三○三種「陳第年譜」可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