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旧列名家,今本仅一卷,分《大道》上下两篇,语录与故事混杂,各段自成起讫。上篇论述形名理论,下篇论述治国之道,可以看作是形名理论的实际运用。其思想特征承继老子自然之道的思想,糅合法家、儒家,以法于道而为仁义礼乐的根据,变自然法则为与法相联系的社会法则。自道以至名...[书籍]
经典释文唐国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赠齐州刺史吴县开国男陆德明撰经典释文序夫书音之作,作者多矣。前儒撰着,光乎篇籍,其来既久,诚无间然。但降圣已还,不免偏尚,质文详略,互有不同。汉魏迄今,遗文可见,或专出已意,或祖述旧音,各师成心,制作如面...[书籍]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作者50岁时成书,先后用尽了吴敬梓的20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书籍]
道绝不行,耶文滋起,货赂为生,民竟贪学之。身随危倾,当禁之。勿知耶文,勿贪宝货,国则易治。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欲如此,上要当知信道。“使知者不敢不为。”上信道不倦,多知之士,虽有耶心,犹志是非。见上勤勤,亦不敢不为也。“则无不治。”如此国以治也。“道冲而用之不盈...[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嫺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后之述事考文者咸取徴焉朕既命校刋十三经注疏定本复念史...[书籍]
是集即史所称《平园集》者是也。开禧中,其子纶所手订。以其家尝刻《六一集》,故编次一遵其凡例,为《省斋文稿》四十卷、《平园续稿》四十卷、《省斋别稿》十卷、《词科旧稿》三卷、《掖垣类稿》七卷、《玉堂类稿》二十卷、《政府应制稿》一卷、《历官表奏》十二卷、《奏议》十二卷、...[书籍]
自序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而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元起朔漠,本乏纪录,开国以后,即略有载籍,而语不雅驯,专属蒙文土语,搢绅先生难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实录,相沿至于宁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阙略,世祖以后,则往往...[书籍]
又名《雷公炮制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原题李杲编辑。本书卷首有“元山道人”的原叙一篇,自称为本书的作者,但无年月。实不知为何人何时之作。[书籍]
《元史》明·宋濂等撰《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元朝是...[书籍]
女仙外史(全八册)钧璜轩刻本,一百回:《女仙外史》,又名《大明女仙传》、《石头魂》,日译本题名《通俗大明女仙传》。清代吕熊著。吕熊(1640?~1722?),字文兆,号逸田。性独嗜诗歌、古文及书法,博习不厌。足迹半天下,寻以旧着《外史》触当时忌...[书籍]
高丽史世家卷第一。高丽史一。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高丽史1卷-世家1-太祖1-00-00-0000太祖一。#高丽史1卷-世家1-太祖1-00-01-0000太祖应运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圣大王姓王氏讳建字若天松岳郡人。世祖长子母...[书籍]
又以儒學知名,所著除《五代史補》,另有《荊湘近事》十卷、《貨泉錄》一卷(已上二書皆佚)、《零陵總記》十五卷(今僅存一卷)。《五代史補》,北宋陶岳著。五卷。採五代十國遺事,於大中祥符五年(1012)成書。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謂記載一百零七事,按今本載後梁二十一事,後唐、後...[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子史精华序恭惟皇考圣祖仁皇帝天纵聪明秉上圣之姿而垂意典籍勤于稽古御极六十余年万几之暇披览卷帙不辍寒暑巡幸所至必以缃素自随逮于耄龄精研不倦延阁广内之藏搜讨无遗所谓好古敏求多学而一以贯之也欲以编辑成书嘉恵天下后世嗜学之士特命开书局于武英殿召集词臣厯歳修...[书籍]
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书籍]
荔枝汤:乌梅一觔甘草二两作末沙糖四两干姜末一两或半两右先用汤浸乌梅软剥去核放在磁器内于饭锅中以饭熟为度入擂盆捣细入甘草沙糖干姜打入拌入罐中蒸笼上蒸过收安顿加炒盐调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