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间,客氏与魏忠贤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
连南夫,字鹏举,号一阳(1085—1143),应山(湖北广水)人,生于宋元丰八年,政和二年进士,历任司理参军,教授,主薄,府尉,后除雍正礼制局检讨,殿前文籍校书郎。宣和间曾以太常少卿两次出使金国。四年移知泉州,诏以“忧国爱君”褒宠;六年进宝文阁学士知广州府,广东经略安抚使,...[人物]
~516年),字景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的曾孙,乐陵密王的元思誉世子。岐嶷孝敬,卓尔不群。永平年间,授骁骑将军,袭封乐(lao)陵王。延昌末年,迁豳州刺史。孝明帝熙平元年,卒于洛阳,时年二十八,追赠冠军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惠。北魏宗室...
侯恂(1590年-1659年),字太真,号若谷,河南商丘人,明朝官员,东林党人。侯恂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行人。明熹宗即位后,为御史。明天启元年(1621年),邹元标掌院事,倚侯恂为左右手。侯恂知人善用,明末大将左良玉、尤世威都曾...
明末大臣。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1632年,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因擅取公帑行贿,坐遣戌,流寓南京。1642年复起,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庐州、凤阳等地军务。1644年,拥兵立福王于#$...
冯慈明(549年~617年),字无佚,长乐信都(今属河北衡水)人。北齐尚书右仆射、昌黎郡公冯子琮之长子。隋末奉诏勤王,殉节鄢陵,赠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柱国、昌黎郡公。后被其子冯怦葬于新安郡黟县之横头(今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是为南唐冯氏开基之祖。(概述内参考资...
于谨(493年—568年5月5日),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著名将领、战略家,八柱国之一。为西魏、北周立下赫赫战功,克弘农,攻沙苑、战邙山,杀梁帝,封燕国公,历任太傅、柱国、大司徒、雍州牧。天和三年(568年),死于任上,终年七十...
一作王称,字季平,南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庆元年间(1195—1200)为吏部郎中,后任承政郎、龙州知州,最后官至直秘阁。致力于史学,搜罗北宋九朝事略,撰成史书《东都事略》130卷。另著有史书《西夏事略》。[人物]
陆德明(约550-630年),名元朗,字德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仕陈、隋、唐。经学家、训诂学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勤奋好学,受业于周弘正,善言玄理。南陈时期,教导太子陈叔宝。起官始兴王(陈叔陵)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朝灭亡后,归于故里。隋炀帝...
南居益,字思受,渭南人,尚书企仲族子、师仲从子也。曾祖从吉与曾伯祖大吉皆进士。两人子姓,科第相继。
刘孺(485-543),南朝梁文学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孙,齐太常刘悛子。生于齐武帝永明三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岁。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诗二首并与何逊联句,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人物]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人物]
卞伯玉,南朝宋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官至东阳太守、黄门郎。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列东晋以来作《周易系辞注》者十人,卞伯玉为其中之一。[人物]
杨汝南,字彦侯,自号快然居士,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历赣州、广州教授,知古田县。明嘉靖《龙溪县志》卷八有传。[人物]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弘治五年(1429)中举,以后便久试不第,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