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402年),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时期名将。刘牢之自幼生长于尚武世家,曾祖刘羲,以善射跟随晋武帝,历任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将才,官至征虏将军。刘牢之面色紫赤,胡须双目生得奇异,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最初应谢玄之$...
王胡之(?~348年),字修龄,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武陵县侯王廙次子。王胡之出身琅琊王氏,少有声誉,才能卓著,素有风眩之疾。历任吴兴太守,迁侍中、丹阳尹,颇有作为。永和四年,拜司州刺史、平北将军,准备率军收复河洛,临行而卒。西中郎将、平北将...
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贤臣。蜀汉建兴中为侍中,深得诸葛亮信爱。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将北伐,虑刘禅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攸之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上疏中极力推荐,使能为刘禅“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中赞扬...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唐朝名相,诗人。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武则天提升为洛州司马。不数日,狄仁杰再荐之,称其“可为宰相,非司马也。”遂得...
赵伦之(?~428年),字幼成,下邳郡僮县(今江苏省沭阳县)人。宋武帝刘裕生母孝穆皇后赵安宗之弟,南朝宋开国功臣。幼年孤贫,事母以孝称。随刘裕在京口起兵平定桓玄之乱,以军功封阆中县五等侯。参与刘裕征讨司马休之和北伐后秦的战役,累迁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
毛穆之,字宪祖,小字虎生(《晋书》因避唐高祖祖父李虎之讳改作武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征虏将军、豫州刺史毛宝长子,东晋将领。毛穆之从桓温平蜀取洛,多有战功,后从温伐燕,凿钜野百余里,引汶会于济川。前秦围襄阳时奉命往救,始至而朱序败,后救援梁、益二州...
刘之协(1740年-1800年)颍州府太和(今安徽太和)人。清白莲教首领。初,白莲教支派(混元教)首领刘松在皖北、豫东秘密活动,刘之协作为教徒予以协助。清白莲教首领
裴讷之,字士言,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北齐大臣、诗人,荆州刺史裴佗之子。东魏时,起家并州墨曹参军。北齐建立后,累官太子舍人。代表作为《邺馆公燕诗》。北齐大臣
南朝宋开国功臣南康文宣公刘穆之次子,字延叔,同达平易,喜欢读书人。历任相国中兵参军,太子中舍人,黄门侍郎,宁朔将军、宣城淮南二郡太守。在他任职期间,贪受财物,声名狼藉,扬州刺史王弘派遣从事监察核查。从事大声喊叫并整饬官吏与百姓,想替他加以辩解遮掩。刘式之召见从事并...
王涣之(336年-390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三子,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王涣之自幼学习书法,善行草书。[人物]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投靠会稽王司马昱,出任从事中郎,迁大司马长史,袭封蓝田侯。迁侍中、左卫将军,联合谢安等人抗衡大司马桓温。桓温死后。联合...
刘穆之(360年-417年11月27日),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年大臣,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官至尚书左仆射。刘穆之深受刘裕倚仗,更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死后追赠侍中、司徒、南昌县侯。...
程之邵(?—1105),北宋官员。字懿叔,宋眉州眉山(四川眉山市)人。以父荫为新繁主簿。哲宗元祐中,为夔路转运判官,尽发所储盐出卖,关征增数倍。除主管秦、蜀茶马公事,革黎州买马之弊。元符中复主管茶马,市马万匹,茶课至四百万缗。徽宗朝秦凤出师,命之经制,擢显谟阁待...
暴胜之,字公子,西汉汉武帝时期大臣。
杨之光(1930年10月11日一2016年5月14日),又名焘甫,出生于中国上海,广东揭西人,中国现代画家、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广州画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副院长、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1949年入广州艺专及南中美院,1950年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