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谱【美丽的天堂】
已深夜恐萱堂身劳体倦,消祸患施仁政解民倒悬。
为便于携带,可在竹酒筒上勒一凹槽,在凹槽处系上绳索,即可控系腰际或挎在肩上。这种竹酒筒在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随处可见,景颇山寨称之为“皮吞”,是居家或外出田猎必备的器物。这种竹节酒壶浑然天成,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滇南、滇西的许多世居民族都能制作和使用...
陈连堂男,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光武陈村人。因其唱腔风格独特,无高音,行腔柔和耐人寻味,得艺名“面甜瓜”。他青年时擅演花旦,老年改唱老旦。驰名于荥阳、密县、新郑等地。1954年入荥阳县豫剧团任主演,并不断给剧团学员教排小戏。陈连堂代表剧目为《罗焕跪楼》、《五凤岭》等。省电...
竹编工艺龙灯起源于汉代,到宋代更为盛行。龙头,龙身大多以竹篾作内骨编制而成,龙身上的鳞片也往往用竹丝扎结。还有一种叫“竹马戏”的民间小戏。自隋唐起流传至今。戏的演出与马相关,如《昭君出塞》等,演员骑的马用竹子做成。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
愿这对佳偶发扬中化民族尊老敬贤和传统美德,尊敬双亲,善待高堂,让双方的父母和老人衣食丰足,精神愉快,笑口常开,颐养天年。
意为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开门放爆竹,热闹庄重地迎接新年的到来。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鞭炮声,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喜庆气氛。不同的是,吴地在节前五天即腊月二十五夜就燃放爆竹了。然而爆竹的正史,却是来源于“庭燎”。竹竿燃烧时发出爆裂声,故又名“爆...
竹林晨曲
如今,高慰伯、周瑞深先生已先后作古。通过介绍,我们知道老人叫周瑞深,一个人住在博物馆大殿后面,专门为戏曲博物馆手抄昆曲曲谱和剧本。青灯黄卷,在寂寥孤清的戏曲博物馆,老人独自坚守了12个年头。2001年8月,昆剧传习所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在杭州举办。那一年,老先生已是90岁高龄...
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跟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黎族婚俗黎族青年的婚恋别...
系刊的音乐除了几首古琴的名曲之外,其他班得瑞的《童年》和《雪之舞》都是涓涓推荐的,我喜欢《童年》那静静诉说的感觉。啊,音乐方面,以后要多向涓涓学习,还记得上一次,她给我放了许多佛教音乐,并且教我如何欣赏。
田瑞庭,男,昆曲笛师。河北省安新县大田庄人。1935年受山东省立剧院院长王泊生之邀请携徒白鸿林、女儿田菊林,赴济南任教。1949年应邀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因身体不适,回津养病。1961年8月2日因患舌癌病逝于天津,享年65岁。
在华县省小铺乡三家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访谈小组访谈中,领略了独特的民族舞蹈——竹马舞。竹马舞,又称“跑竹马”,因其舞技道具、竹马动作而得名“珠玛舞”起源于明代洪武时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竹马舞中虽有“竹”字,但与竹无关。据...
将两支单管竹叶笛并列捆扎而成.。民间不拘规格,多随意制作,故两支管长也稍有差异。双管竹叶笛的管首坡口、竹叶簧片的安置均与单管竹叶笛相同。管身上下两端用细线绑扎牢固。常用于独奏,不参加侗族其它乐器合奏。侗乡夜晚,青年小伙子们吹起竹叶笛自娱,笛声...
竹筒琴,佤族敲击体鸣乐器新品种。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文工队常用。勤劳纯朴的佤族人民,聚居在阿佤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水草丰盛,人们放牧时,为了便于寻找牛的踪迹,便在牛脖子上挂一个用竹筒制成的竹牛铃,当竹筒摇动时便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