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肃手札
圣朝公道在,中鹄勿差池。[诗词]
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壮族劳动人民生活经验、思想精神和艺术智慧的结晶。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300多行。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
壮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也有壮族知识分子创作的书面文学。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300多行。壮族地区的不少文化遗产,如《六丘和达七》、《白马姑娘》等许多长诗多是在巫师的手抄经书中保存下来的。壮族文学有着反对农奴制、土司制...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的变化,目前,在壮族地区难看到壮族妇女配戴传统的银饰了。花鞋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为妇女所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至今广西龙州等地壮族男女青年,仍以镶牙为美。原来有一部分从事渔业的壮族先...
公刘(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刘,“公”为尊称。姬刘在泾河中游的岐原谷(今长武县)一带创建了部落国家,是古代周部落的杰出首领,一说姬刘即为姬姓刘氏祖先。姬刘是不窋之孙,鞠之子,生子庆节,周文王的祖先,由北豳(今甘肃...
壮族由一夫一妻组成家庭,解放前有个别多妻情况。小儿子有孝养父母及继承祖房的权利和义务,其它财产则由全家儿子平分。节日、宗教信仰春节被壮族视为一年之中的大节。肉食必须当场吃完,不得带回村里。婚姻、丧葬习俗壮族实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男人死...
陶公留胜迹,此日共登临。壮士冲冠气,孤臣报国心。郊原荒垒在,松桂古祠深。时有灵风至,萧萧吹暮林。[诗词]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陈壮学,东莞人。明熹宗天启诸生。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九。[人物]
壮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人口一千三百多万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广东省等地。壮族人民喜爱歌善舞,也喜酒,其酒有家酿的也有购自市场的。壮族妇女在生育后有喝坐月酒的习惯。另外,这种酒对于体弱多病的妇女也有很好的滋补效力。壮族宴...
4月9日、10日晚,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带来的大型河北梆子神话剧《宝莲灯》首次走进甘肃,精彩亮相,拉开了2013年甘肃大剧院第二届艺术节序幕。河北梆子《宝莲灯》创演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迄今为止已演出1400余场,是2012年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甘肃藏族由于族源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等原因,服饰风格多样。2008年,甘南藏族服饰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男子腰间佩戴藏式腰刀,以显示其男性美。男于服装如牧区藏族,但用布料制作,以适应较热的气候。但也有例外,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男子穿大裤...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惟勤慎肃恭以侍上,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
主食壮族以水稻作物为主食,以玉米、番薯、麦类为辅的主粮队伍。明、清之际,壮族饮食结构中主粮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现如今的饮食结构。副食总古至今,壮族的动植物资源就非常丰富,副食品种更是包罗万象。壮族喜食腌、生、酸、辣之物。果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