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百科]
琴弓略粗、竹制弓形、双股马尾,分别穿于一、二弦及二、三弦之间。演奏时一、二弦与二、三弦同时发音,音色丰富独特,柔和、圆润,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云南彝族的两大支系“撒尼”与“阿细”人的民间乐舞“阿细跳月”常用此乐器演奏。流行于云南路南、圭山、弥勒、沪西和宜良等彝族阿...[百科]
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这天前后,民间家家户户均张灯、送灯、玩灯,尤其十五日夜通宵灯火通明,故又称“灯节”。据史料记载,元宵节与道教有关,道教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各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所以后世又把元宵节称为“上元节”。河南民间也有直称“过...[百科]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百科]
罗九香(1902年6月19日—1978年6月9日),广东省大埔县人,中国客家筝演奏家、教育家,与曹正、曹东扶、赵玉斋一起被誉为“中国古筝四大名家”,有“南派筝王”、“客家筝代表”之称。1921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1925年师随“乐圣”何育斋学习古筝和民间音乐。1954年被戏剧家欧阳予倩推荐...[百科]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百科]
故从文人撰写《史记》记载的“兵器”之说有出入。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军师指挥权。《说文》上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书·顾命》上曰:“钺、铖同兵类,脱胎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释名·释兵》上曰:“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百科]
赛乃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大乃格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百科]
傣剧,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傣剧在演出中着傣装,其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百科]
1992年在《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中饰演东星老大骆驼。1998年在《龙在江湖》中饰演社团老大眉叔。2001年在《买凶拍人》里饰演“洪兴”的标哥。2009年出演电视剧《青山绿水红日子》。[百科]
高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高腔原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他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表演质朴...[百科]
桂剧(俗称桂戏或桂班戏),广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桂剧大约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昆腔流播到广西,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几种声腔相互融合形成声调优美,抑扬有致的桂剧。桂剧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百科]
京剧《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一出单折戏,取材于中国唐朝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表演而广为认知,是梅派代表剧目之一。该剧描写的是杨玉环深受唐明皇的荣宠,本是约唐明皇百花亭赴筵,但久候不至,随后知道他早已转驾西宫,于是羞怒交...[百科]
其代表作《姑苏行》无疑是我国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的典范之作。江先渭曾在1959和1965年两次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过奥地利、苏联、波兰、印尼等国演出。[百科]
板胡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在使用上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略大;河北、东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较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