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全书十卷。唐代"封演"撰。此书史料价值颇高,《提要》谓:“唐人小说多涉荒怪,此书独语必徵实。前六卷多陈掌故,七、八两卷多记古迹及杂论,均足以资考证,末二卷则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嘉言善行居多,惟末附谐语数条而已。”实甚允当。全书编排也极有条理,凡...[书籍]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此...[书籍]
右《大业拾遗记》者:上元县,南朝故都。梁建瓦棺寺阁,阁南隅有双阁。闭之忘记岁月。会昌中诏拆浮图,因开之,得笋笔千余。头中藏书一帙,虽皆随手靡书,而文字可纪者乃隋书遗稿也。中有生白藤纸数幅,题《南部烟花录》,僧志彻得之。及焚,释氏群经僧人惜其香轴,争取纸尾,拆去视轴...[书籍]
《二十四赋品》魏谦升(著)艳体庾徐,碎金雪玉,横空盘硬,气郁不舒。未若短制,形容拟诸。俭意周匝,肤词扫除。小可喻大,百无一疏。囊篇风月,就范何如?岷山导江,积石碓河。跨瀛涉汉,接轨沿波。上追统系,原始诗歌。摛文铺采,于意云何。昆仑万派,飞鸟不过。乘槎天汉,乃见星河。大杗细...[书籍]
《十七史蒙求》(宋)王令撰●卷一宋璟第一,李广无双。燕许手笔,李杜文章。通有一心,绾无他肠。鸟鹊识李,草木知张。韩信开基,耿弇发迹。味道模棱,琰之霹雳。萧宏钱愚,李憕地癖。君苗焚砚,锺繇阁笔。洪武讽帝,方庆悟君。好礼卧马,申屠轫轮。李密爱日,仁杰顾云。泰山北斗,凤鸟景星。...[书籍]
《西京杂记》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书籍]
洛阳伽蓝记为北魏时流传至今的一部名著,虽然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题,可是实际上所着记述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以及传闻的故事等等。因此这部书不仅使我们了解到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建筑和历史的古迹,同时使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历史事实。尤其是卷五所载宋云、惠生使西...[书籍]
子部八庚子销夏记艺术类一书画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庚子销夏记八卷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所著春明梦余録天府广记诸书俱已着録承泽晩年思以讲学自见论者多未之许独其于鉴赏书画则别有専长是编乃顺治十七年承泽退居后所作始自四月迄于六月故以销夏为名自一卷至三卷皆所藏晋唐...[书籍]
谁家二十轻盈女,喜孜孜,慰我途穷。最堪怜、一握擎来,三寸弓鞋,依稀认得芳容。似前曾相识,今夕重逢。喘息嘘嘘,娇声怯怯,惺松。蘸楼更鼓敲来急,把佳期一霎成空。尽无聊、剔起残灯,听叫幽蛩。次日复至其处,朱门昼掩,阒其无人。问邻人,知为姑苏巨家,寓此月余,今晨已还吴门矣。怅然而...[书籍]
曹子建五古五十五首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书籍]
望年十四,于敝簏得先五世祖又曾公所藏颜先生书,上题识云:“康熙戊寅某月日在桐乡,李子刚主所赠也。”望读而好之,顾亟欲闻颜李本末。出其书,询诸吾友程贞履正。履正则取毗陵恽氏所撰《李先生状》示予,又得见王昆绳遗文有《颜先生传》,始惊叹以为颜李之学,周公孔子之道也。自陈抟、寿涯...[书籍]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1867—1906),清末著名小说家;伯元系其字,号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江苏常州人,生于山东。六岁丧父。父申之,宦于山东。当时伯元堂伯父李翼青也在山东为县令,便将侄儿领养在身边。李翼青在山东历任知县、同知、知府等职,故伯元从小在州县衙门读...[书籍]
广卓异记宋乐史撰目录序卷一帝王事闻空中有言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禅两即帝位太子四人登实位太子三人登宝位一殿三天子天子控天子马诛贼同月日神兵破贼呼臣下为郎呼臣下为监华岳神迎谒见白龙横南山御笔题隐士门驾幸孝义家亲王代天子拜尚书水变为芳醪卷二后妃、王子、公主上苑花应诏发五朝...[书籍]
《五十六种书并序》一卷,旧本题唐韦续撰,续不知何许人。前有小序,言后汉东阳徐安于搜诸史籀,得十二时书,旨象神形,又加三十三体,共定五十六种,似此书为续所传,非续之书也。韦续《墨薮》亦载此篇,《墨薮》皆辑前人之作,亦为此书非续所作之一证。所云东阳徐安...[书籍]
今人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版本最佳,其中许多资料为《后汉书》所不备,深为学林所珍重。故有人称辑佚是一项嘉惠后人,有益学林的工作。此辑佚之意义二也。《东观汉记》是记载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光武帝到灵帝时期的一部史书,采用纪传体,名字得自官府的修史馆所在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