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用朱文,古法渐废,至宋南渡,绝无知者,故后宋印文,皆大谬。印而谱之,纠文于汉,此足以为前茅矣。夫汉印存世者,剥蚀之余耳,摹印并其剥蚀以为汉法,非法也。繁则损,简则增。犹独得之趣,或在胸臆,或在眉睫,或在口角,此政李和尚所谓“其艺既精,其神自王”者。
曹丕、曹植所论并无矛盾之处,恰是朝野不同立场的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凄美的哀情绝恋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愿望,以不同的方式传诵至今。
《宋史•道学传》称《图说》“是明天地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
在《论语》中,“天命”出现了3次,用作“命运”之义的“命”出现了10次。孔子一直热心于救世,却始终未能实现理想,受到不少隐士的讥刺和劝诫。另外,孔子主张祭祀要合于礼,反对僭越礼仪的祭祀,“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篇》)祭了按礼不当祭的鬼,就是淫祀。(《子路篇》...
现有中国哲学史论述的种种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因此,必须重写中国哲学史。对研究现状的不满导致对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特殊性。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演讲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他把自然科学等同于中...
经是约理境建立,论是约言教建立。本体的当然性,中观宗与唯识宗意见是一致的。在这一系佛教中,有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这种观念在《大乘起信论》首先提出,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质。总之,中国佛教真常圆觉宗的最大价值在于确定了终极本体的实在性与主体人能回归本体的理据。
昭君出塞的史事是中国文人墨客喜于谈论的一个话题。据《全宋诗》考察,两宋共有八十余位作家创作了以昭君为主要吟咏对象的诗作一百三十余首。他们以国家的栋梁自居,意气风发地发表政见。因此,在宋初士人的咏昭君诗作里,流露出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关注和深切忧虑...
《典论·论文》文学理论自觉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它对文章的价值、作家才性气质与作品之关系、文章体裁及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它虽然简短概括,但它所论及的问题对后世文...
亚氏的以实体为核心的存在论与柏拉图的以理念为核心的存在论,它们的具体内容和观点各不相同,但结论是一致的。因此,西方哲学,主要是本体论,具有明显的神的品性,现当代哲学家对此有明确的论述。可见,怀疑和不可知都是有限定的、有所指和有针对性的,而不...
其原因,不明隶书与八分之别,故众论纠纷。邈隶形体方,与印为称,故以玉箸之文,合隶书之体,曲者以直,斜者以正,圆者以方,参差者以匀整。求其妥适,少参活法耳。
而以“词心”论秦观,亦不妨以“生之本、神之变”相求,即淮海词的生命之本、神理之变,体现为特有的“词心”。冯煦认为,有此词心,秦观词高于苏轼、柳永。视吾心之酝酿何如耳。分别强调的是“哀乐之心”和“有所怨恨”。
陈式的动作不论大小都在旋转,转半个圈便是180度的弧线和点组成的(实则应是由点成线)。陈式拳虽然需要用自己的点碰对方的点,却用的是旋转中辐射的点,所以劲发而不觉顶。但陈式要求快慢相间的练法,是指的全套慢全慢、快则全快,并非一势的动作忽慢忽快。手、步的进退,同样有左右的变...
日前,宋小宝又出演了年代戏《老兵》,并在剧中与小沈阳、刘小光等同门师兄弟大拼演技。以二人转演员的身份,去一板一眼演正剧,宋小宝表示肯定会被人讨论,“拍正剧是在向大家证明,我们也可以多一些尝试。”因为相类似的表演风格,宋小宝和小沈阳也经常被人拿来比较...
南宋画院则沿袭了北宋画院的体制。绘画创作的活跃和绘画收藏鉴赏风气的发展促进了画史画论的著述,出现了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邓椿《画继》等绘画史籍著作。郭熙《林泉高致》、韩拙《山水纯全集》等画论著作。
①苏拭是浪漫主义词人,已成定论。论者多循其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进行研究,而对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则为少见。苏拭被贬时,仍常关心边事。⑥元丰四年十月,苏拭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异常兴奋。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