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以茶困于茨棘、丛翳来借喻诗人自己为奸佞小人所不容,含意深远。两者皆具含蓄美。苏轼诗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的,首推《百步洪二首》(其一)。除此以外,苏诗中的《石鼓歌》、《读孟效诗二首》与《瓶笙》也都是运用博喻较为成功之作。这两个比喻,又构成强烈的对比...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重九日宴江阴杜审言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重阳山居司空图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重阳日荆州作吴融...
特色之一,吟酒诗数量众多,在李白全集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刘熙载《艺概》将李白的诗分为“言侠、言仙、言女、言酒”四类,语虽不免偏颇,而言李白吟酒诗多则属不虚。李白的吟酒诗,不是用浓墨重彩渲染酒的形、色、味,而是侧重于言情述志,写诗人本人与他人的...
从而为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做好准备。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相信学生是能品出其中三味的。使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更加美丽。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学生经过阅读自然会发现不同的景物描写在诗歌里面起到不同的烘托作用。而要品出诗歌之...
山中杂诗(南朝)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四句话,四个小景,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相对独立,蒙太奇般,令读者怦然心动。值得玩味的是,这四句话,句句不离“山中”。分则为四景,合则为一图。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有山有水,恬静幽雅,自在逍遥,何其惬意闲...
以诗文咏马,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此后,有关马的诗文接踵而至,不胜枚举。有关马的文章也有相当多的数量。但马不肯食,见其女出入,动辄“喜怒奋击”。这女子就将其中的缘故告诉了父亲,父亲则“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话未说完,马皮就将此女卷走。
它能有效地帮助参赛者控制好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增加专项理论和竞赛规则的学习,提高智能水平,做好音乐编配和比赛服装的设计工作。要充分考虑异地参赛的艰巨性、突发性和
《诗》至汉代,可和乐而歌者已屈指可数,然而这却没有并影响到《诗》的蓬勃发展。首先,汉代四家诗均呈现出注重训诂的鲜明特色,其中尤以鲁诗和毛诗最为代表。此外,四家诗学者在著述风貌、士人精神等方面也对孟子多有承袭,这也进一步佐证了二者之间...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悼亡之作为数众多,颇具特色,引人注目。在历代悼亡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是作者以追忆亡妻昔日的言谈举止或者再现亡妻过去的生活环境、所用物具等来抒写其物是人非之悲。潘岳的三首《悼亡诗》系诗人为悼念亡妻杨氏所作。这组诗是元稹为悼念...
说明汉代以《清庙》为祀文王之诗,并无异议。所以笺释上博《诗论》的诸家,均以第5简讨论的“王德”即指“文王之德”。简文中的“业”,或认为应该释作“蘖”,与“本”相对,实则大可不必。第7、2两简应该是一个意义小单元,主要是讲文王受命的问题。为了对抗强大的殷遗民势力,周人提...
《诗经》里面的诗当然也是押韵的,现在觉得不押韵,那是因为文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复原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原因很多。个人认为,诗歌的艺术美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点,诗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读的,古人称作“吟诗...
《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次为E级。前者《课程标准》强调了治本的要求;后者《考试大纲》明确了治标的意旨。因此,注意有意识地广泛的积累,积极可能的多背诵一些古诗词。所谓诗“眼”,应指最为精炼、传神的能表现一首诗的意境、主旨的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