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劳臌膈
农历二月初八,生活在中国云南的纳西族有一别具风格的祭祀性节日,叫“三朵节”,也叫“三多节”。三朵节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朵神”的盛大节日,也是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该节源于白沙玉龙村的北岳庙会,纳西语叫“三朵颂”,就是“祭三朵”。[百科]
“给哈舞”是苗族同胞们一种古老的渔猎生活真实遗留下来的舞蹈形式,有古瓢琴伴唱,当地苗族同胞逢年过节和劳作之余都要盛装起舞。舞步为一步一顿,两手插于腰内侧,随舞步上下摆动。舞场以拉古瓢琴者为中心,女性围于内圈,男性围于外圈,边歌边舞。舞步单一而舒缓,配以女性盛装,显得古朴、...[百科]
二人转(Erren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百科]
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百科]
傣剧在演出中着傣装,其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6。[百科]
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百科]
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百科]
其作品风格清雅幽丽,余韵悠长。其代表作《姑苏行》无疑是我国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的典范之作。江先渭曾在1959和1965年两次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过奥地利、苏联、波兰、印尼等国演出。[百科]
这里是中国稻作、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千百年传承的"竹崇拜"、"牛图腾"与斗牛、斗狗等独特民族风情,构成了内涵丰富、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夜郎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它和消失在沙漠的楼兰古国以及变身著名旅游圣地的大理古国一起丰富绚丽了大...
但有许多宰相上忠心为国,下勤政为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成为千古传颂的一代名相,因为他们的所处的地位左右着当时朝政的走向。因此,他们的施政的方针举措无疑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
唐高宗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使得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2007年1月26日,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2018年9月11日...[百科]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壮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诗剧)、云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其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百科]
翻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撩开腥风血雨的厚重帷幕,这里撷取的是历史上踏着手足骨肉的鲜血登上皇位的古代十大帝王。
因为是前后时期的关系,“竹林七贤”的写作风格大体上延续了建安时期文学的特点——梗概多气、慷慨悲凉。加之当时的统治较为血腥,相较于直抒胸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