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匡(?~525年),字建扶,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之孙,阳平幽王拓跋新成第五子。个性耿介,颇有气节,孝文帝元宏颇为倚重,出嗣广平王元洛侯。宣武帝元恪亲政,以为黄门侍郎,除肆州刺史。廉慎自修,甚有声绩。迁恒州刺史、大宗正...
印元,字亦那,又称萍叟。海阳人。事见民国温廷敬《潮州诗萃》闰编卷一。[人物]
长兴人,字元吉,号茶山老人。元末,隐居横玉山中。笃学,博通经史,尤长于诗。安贫乐道。[人物]
元末南榜进士,授翰林编修。[人物]
元明善(1269年—1322年),字复初,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其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后代。弱冠游吴中,以文章名于时。在江南曾作过几任省掾一类官吏。元仁宗未登基前,为元武宗太子,擢元明善为太子文学。仁宗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元...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
孛儿只斤·和世瓎(1300年—1329年),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第十三代大汗,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于大德四年十一月壬子出生。天历二年,和世瓎在和林北部即位,年号“天历”,是为元明宗。元文宗逊位,与燕帖木儿前去迎接,途中就把明宗毒死,复即帝位。谥...
杜叔元,字君懿(《东坡志林》卷六),成都(今属四川)人。善书,得李建中笔法(《东坡志林》)。仁宗嘉祐三年(一○五八),官宣州通判(《宣城右集》卷八《池轩记》)。神宗元丰初,为尚书都官郎中(《续会稽掇英集》卷二)。今录诗二首。[人物]
汪寿昌,元朝巩昌府盐川县(今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人,汪世显曾孙,汪德臣之孙,汪惟正的次子。元成宗时担任巩昌府等处便宜都总帅。泰定帝为陕西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元文宗时,为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至顺元年(1330年),从征云南伯忽之乱,奉命调配马匹...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蒙古帝国大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祐。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至顺三年十月初四(1332年10月23日),卜答失里皇后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瞵质班在大都大明殿登上皇位,是为元宁宗。因为新帝年幼,卜答失里...
伯颜(1280年-1340年),一译巴延,蔑里乞氏,蒙古族,中国元朝大臣。元武宗时(1307年-1311年),历任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平章政事。延祐三年(1316年),为周王府常侍。其后历任行台御史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等职。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卒于上...
刘元,西汉宗室,河间共王刘不周玄孙,河间孝王刘庆之子,刘良之兄。其父河间孝王刘庆在位四十三年,驾薨。刘元于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继承河间王位。刘元在位十七年,他娶原广陵厉王刘胥、厉王太子刘霸及中山怀王刘修的故姬为姬妾,汉宣帝甘露年间被冀州刺史敞弹...
元颐(?~500年),字安寿,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的孙子,阳平幽王拓跋新成长子。父亲过世后,袭封阳平郡王,太和十四年(490年),拜征西将军,击退地豆于。太和十六年(492年),攻打柔然,迁朔州刺史。太和二十年(496年),恒州刺史穆泰与陆睿...
张元奇(1860-1922)字贞午、珍午、君常,号姜斋。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十二年2甲122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升御史,民国后任奉天巡按使、政事堂铨叙局局长、内务部次长、参政院参政、肃政厅肃政使等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