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迁到雷公山地区定居后,鼓藏节更为盛行。鼓藏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即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鼓藏节的仪式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经由群众选举产生。第四年十月丑日,举行杀猪祭鼓仪...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时间一般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以彝族和白族过得最隆重和认真。大理地区的白族过六月二十四日,彝族过六月二十五日。大理地区的火把节历史悠久,一说始于汉代,是纪念阿南夫人的;一说始于唐代,是纪念慈善夫人...
这天称“走坡节”或“后生节”。节日前后的圩日,青年男女趁赶街之机,在路旁、山坡双双对对唱山歌。情人之间相互赠送月饼、同年鞋。这时就可通过她来请神请鬼对话和唱歌了。活动往往通宵达旦。
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因此时正值暮春,天气明朗,空气洁净,故名“清明”。清明一到,大地气温回升,雨量增多,冻地开始融化,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节日与节气不同,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而#...
节日时段每年的5月下旬节日来源每年的5月22日,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庆祝方式鄂温克语音意合译。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每年农历五月廿二举行。上述生产活...
关于牯脏节的来历,有许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与西江苗族的迁徙有关。相传在远古,一支苗族祖先辗转迁徙几千里,这一天来到了西江地界。与这种说法意思差不多得另一种说法,是西江苗族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虎年来到西江,经过13年的奋斗,在下一个虎年获得了丰收。共同之处,是祭祀祖先...
节日奇特而有趣,一切被颠倒过来。农人则给自己戴上驴的脖套,系起驴的脖铃,甚至背着驴的木鞍子。农人给驴喂青稞酒、酥油茶,还有农村平日很难吃到的节日食品。吃饱喝足,农人开始表演。被踢者当然非常恼怒,但这一天是“毛驴神圣”,毛驴的一切行动受到家乡守护神的保护,他...
六月节,哈尼语叫,苦渣渣节,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为期三至六天。此外还有凉拌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除妇女外,全家大小和客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喝水酒、吃美味、唱哈巴。“阿茨”有别于“哈巴”情歌,是只适合在山上在这种场合唱的歌。采回松枝、青草、皮菜、...
介绍“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瑶族办丧事,必须砍牛祭祀。蓄发盘...
岁首节,即春节,是朝鲜族一年中最喜庆地节日。元日凌晨鸡鸣破晓,便开始拜年。早饭后,给老人和邻居拜年。元日的早晨,通常吃打糕或大黄米饭,吃各种鱼、肉、菜和山菜。午餐和晚餐,要吃一种名叫“德固”的食品,德固是一种饼汤,把大米面蒸熟后捣成大粘团儿,再把它搓成圆条...
佤族青苗节5月20日至21日,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举行佤族青苗节庆典活动,青苗节是四排山乡佤族群众的传统节日,也是当地佤族群众祈盼来年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一种方式。一年一度的青苗节沿袭至今,不仅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还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热...
乐曲中一次重复都多次重复某一小节时,用记号或表示。该记号记在两小节之间的小节线上,则表示前面两小节的旋律型再重复一次。
大体说来,春节为正月初一凌晨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这一周内,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除夕之夜,接灶王回来。除夕之夜,宴台上摆设素供,烛光辉煌,香烟渺渺。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出嫁的妇女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一不得吃荤菜,否则家畜会生病、发瘟。大年初...
朝鲜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举行。节日当天,人们携带酒食到江河岸边,在水中沐浴,称为“流头”。浴后会宴,称“流头宴”。又以蜜水浇粉团信用,称“吃水团”。有的地区还将打糕扔到水田中,或用小木棍插在田埂上,举行“龙神祭”或“农神祭”。
节日在每年除夕日至正月上旬逢戊日的第二天举行。报京的九个侗寨推选两个成年男子主持农事,称之为'活路头'。因报京寨是公认的传统活动的中心,活路头通常都是由报京人担任。周围的侗家听到活路头的宣告,立即在自己的上述用具上贴上火纸封条,表示即日起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