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吃在第一位,看来任你是谁都是免不了“俗”的,我想,作诗也是一样吧。作诗不可无俗心,成诗不可多俗气;源于俗而不流于俗,起于俗而不随于俗。所谓的“超凡脱俗”,有“凡”才可以去超,脱俗后方可称雅。直叙生活则近俗,高于生活则近雅,脱离生活则近虚,藐视生...
孔疏明确指出句式的各种变化都只不过是为了“申情”而“唯变所适”,也就是说,诗歌的句式变化都是出于“抒情言志”的需要。颂者,太平德洽之歌,述成功以告神,直言写志,不必殷勤,故一章而已。孔疏之论在相当程度上符合《诗经》艺术的真实状态,可谓有理。孑L疏尤其...
《红楼梦》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它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红楼梦》写了近千个人物,其中堪称典型的不下数十人。《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作者前后三次描写大观园,竟是三副笔墨,无一处使人有重复感...
对全诗有如此妙用的字,古人称之为“字眼”,赞其画龙点睛之功。后宋人在评论唐诗时,始用“诗眼”一说,认为:一首好诗必有佳句,而佳句之中必有奇字为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送”两字为此两句诗之诗...
南宋,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的陆游,是一位杰出多产的爱国诗人,生平诗作逾万首。在他留传下来的85卷《剑南诗稿》中有不少抒发老年情怀之作,《感事六言》便是其中的佳构之一。《感事六言》系陆游83岁时所作,共有8首,这里选析...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此诗虽追步杜甫,但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
邻人的感叹抽泣不只是对杜甫的同情,更重要的是触景生情,引起广泛的共鸣。这叫做借题生发,借风生浪,收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一个“更”字显示了夫妻相看时间之长,一个“梦”字显现了当时夫妻二人的心境。
鲍照是南北朝刘宋时期一个重要的诗人,元嘉三大家之一,尤以乐府为人所称道。但他的诗歌地位,一直饱经争议。南宋严羽一、后人对鲍诗风格的评说鲍照死后不久,虞炎奉命作稍后的沈约在(宋书关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鲍照传》中说“鱼包照字明远,文辞瞻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
三者均就祭祀时的表演动作而言,武宿夜不是歌诗的篇名。武宿夜,指的是大武舞中对参战将士加以儆戒的表演动作。武宿夜,指的就是战前誓师的情节,用舞蹈动作加以表现。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朱熹所作的注也明确指出,《左传》所载是以《武》为大武乐章的首篇。
而且,这一类诗体在李白那里,比前人更为放纵自由。李白诗歌的跳跃性也是极强的,往往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开阖动荡中袒露变幻无常的感情活动。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使诗歌语言更多地从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得到...
诗文存之,酒就乘风而来,诗文去之,酒就飘渺而去。文之巧也,总有许多颠言狂语,使人处于朦胧之中。人们透过酒气朦胧的句子,找出无限生机,以悟人生真谛。文之拙也,虽字字珠机,句句得体,然读完就完,缺乏韵味。当然,事物相依,总有限度,酒量过大,使人酒醉厉害,满篇酒...
杜夔原为汉末的乐官。他邃于声律,聪明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曹操任他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长期战乱后散佚了的传统音乐,经过杜夔的努力,有不少恢复。在琴曲方面,他妙于《广陵散》,嵇康所擅长的这首名曲,就是从他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的。
王士贞提醪媾慎“诗固有赋”,朱庭珍告诫杨慎“老杜无所不有,容体兼备”,均是阅读实践中的纠编之论,并未回答杨慎对“诗史”二字的责难。辩护并不需要争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由此显示出“诗史”一词所具有的不同意味,但并不是说,此两种意味是各自独立的。毕竟,...
创作主体和生存环境的转型,导致了审美评价、审美取向与审美观念的转型,成为当代中国现代进程中艺术转型的一道靓丽的艺术场景。当代书坛对书法创作主体的心态与行为影响最大的当属展览机制。故书法在现代社会中必然是由广泛阶层共同参与创造和共同享受的一种具有恒久生命活力...
李金顺扮演杜十娘,成功地塑造了—个心地善良、遭受欺骗的妇女形象。她在投江—场细致地刻画杜十娘从惊闻被卖到断然舍生的复杂心理过程。后来评剧演员演唱这段唱腔时,多采用李金顺的这种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