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有祛邪求育的活动,但增添了贵族炫报财富和游春娱乐的内容。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日,娱乐活动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如踏青、游春、划龙舟、打秋千等,斋戒沐浴、除灾祛邪已退居其次,求育仪式近乎消失。唐朝把上巳节规定为全年三大节日之一,十分...[百科]
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舞蹈。舞蹈动作与节奏,依照芦笙头所领奏的曲调更换舞姿。女子以原地旋转和两臂上下、前后的摆动为主要动作;男子在边吹...[百科]
春秋战国时期多为青铜戟,大量用于车战,为”车战五兵”之一。西汉出现钢铁戟,为汉代步兵和骑兵必备格斗兵器。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入侵,军队中戟逐渐为刀所取代。后世仍作为仪仗器具。(1)(会意。从戈,从榦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百科]
发明水排,造福千秋后代杜诗能为国家设想,不顾及个人私利,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和为国分术。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省了开支和民力,得到百姓的交日称赞。因为在西汉时期,南阳太守召信臣为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非常爱戴他,称之为“召父”。
杨素率水陆军,分路进击,逐个歼灭,至次年春,所有叛军均被消灭,江南遂安。
所谓“青春文学”也一定会成为文学这条大道上的匆匆过客。我认为第三种比较符合重提“纯文学”的现实语境。文化人的收入也早纳入了“福布斯”的排行榜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青年人的精神支柱被这些“‘赝品’主义”拐骗或者绑架了。主流不主,支流不支是当下的文学现状。这种现状是非常危险的。
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至十一年春隋统一的战争隋开皇元年(581年)八月丰利山之战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至次年正月高颎攻陈之战隋开皇元年(581年)十二月至二年十二月突厥攻隋之战隋开皇二年(陈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陈平始兴王陈叔陵叛乱隋开皇二年(582年)正月甑山、涢口之战隋开皇二年(582年)六...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百科]
由其大小推测它的用途:小铃大约是旗子上的点缀品,大的是乐器。《周礼·春官》上说:“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古代除了用它作乐器外,车上、旗上、犬马上都系铃,不过已难于区别了。[百科]
张策壮年后又得“祁家门”传人王占春(京南良乡北黄新庄人)授通臂拳,王占春大张策十几岁,因都是陈庆的徒弟,感情甚笃,故平日只以师兄弟相称,王、张二人相互切磋九载。王占春去世后,张策巧遇一韩姓老道,受韩道长指点练功。至此,张策师承众家之长,尽得武术奥妙,通臂拳...[百科]
霜降是几月几日霜降是在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是一个反映物候变化的节令。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九尺一寸六分,相当于今天的2.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戌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九月,也叫戌月。霜降...[百科]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百科]
崇祯十七年春节,李自成正式宣布建国。改西安为西京,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李自成在西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农民政权的中央机构,大力推行各项革命措施。同时继续推行“均田免赋”“割富济贫”等政策,安置流民,稳定物价,废除八股。又敕令各营加紧练兵,积极备战。经过采取一系列军政...
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它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而古典舞《踏歌》虽准确无误地承袭了“民间”的风情,但其偏守仍为“古典”之气韵,那样一群“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女子又如何于“陇上乐业”呢。《踏歌》旨在向观众勾描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以久违的...[百科]
其中,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尤其出彩,被后人誉为唐大四大女诗人。唐大四大女诗人中,李冶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薛涛,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