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体拳第二套预备姿势:在立正基础上,身体稍向左转,同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两脚略成“八字形”,屈膝,体重大部分落于右脚(三七步)。两手握拳,前后拉开,左肘微屈,拳与肩同高,拳眼向内上,右拳置于小腹前约10厘米处,拳眼向上,自然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军体拳第二...
(3)左手指尖高度略低于眼睛,右手停止于左臂肘关节内侧。(4)身体重心偏于右腿,膝关节微曲,左脚尖翘起,脚跟落地。2.右虚步桩:左脚缓缓收回,平行于右脚,保持与肩同宽,身体右转,身体重心偏于左腿,右脚轻轻提起,同时两掌心向下,两臂向外划弧形(图三),而后双掌合于身前(...
本書(三冊四四九面二六九、四○○字))分十卷,劉銘傳撰。銘傳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少任俠;清咸豐間太平軍之役,隨李鴻章以「銘軍」所向克捷,授直隸提督。又以平捻功,封一等男。清光緒十年中法戰起,詔任督辦臺灣事務大臣,屢拒法兵;尋授福建巡撫,仍駐臺督辦防務。明年,和約成...[书籍]
元起朔漠,本乏纪录,开国以后,即略有载籍,而语不雅驯,专属蒙文土语,搢绅先生难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实录,相沿至于宁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阙略,世祖以后,则往往详于记善,略于惩恶。史为国讳,无足怪也。元亡明兴,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书籍]
本書(一冊六五面三九、○○○字)正文全卷凡五篇,題思痛子撰。另附錄「中日兵事本末」一篇,羅惇曧撰;「東方兵事紀略」(「臺灣篇」上下)二篇,姚錫光撰。「臺灣思慟錄」記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進據臺灣時軍民戰守之經過,分臺防、臺北、臺灣(今臺中)、臺南、澎湖五篇。作者未具真...[书籍]
本書(一冊六二面三七、二○○字)凡三篇:一曰「滄溟紀險」、一曰「炎荒紀程」,又一曰「越南紀略」;蔡廷蘭撰。廷蘭字香祖,號秋園;澎湖人。年十三入泮,嗣食餼。清道光十二年,澎湖饑,興泉永道周凱勘賑,上「請急賑歌」以進。十五年秋,赴省試報罷,由廈渡澎,遭...[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五春秋本例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子方字彦直涪陵人为人介而有守黄庭坚极称其贤绍圣中罢春秋取士子方三上书乞复之不报其为是书也大防谓圣人之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乃列一十六门皆以日月时例之而分着例变例二则州分部居...[书籍]
《周易注》,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说:“《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书籍]
今所行毛晋汲古阁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称王氏《略例》附於卷末,凡成一十八卷。与诸家所说截然不同,殊滋疑窦。今考《序》中称“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云云,则《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为十一卷...[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礼书纲目采辑羣书目礼类五【通礼之属】正经十三部仪礼【郑康成注贾公彦疏】周礼【郑康成注贾公彦疏】礼记【郑康成注孔頴达疏】易【程子传朱子本义】书【孔安国传孔頴达疏蔡沈集传】诗【毛苌传郑康成笺朱子集传】春秋左氏传【杜预注孔頴达疏】春秋公羊传【何休注长孙无忌疏】...[书籍]
本書(一冊五五面三三、○○○字)不分卷,黃逢昶撰。逢昶字曉墀,湖南湘陰人。清光緒初,宦遊臺北。八年,嘗奉委至宜蘭催收臺北城捐。本書之作,當在此前後時。書中有文三篇,其目為「臺灣驅寇論」、「上岑宮保撫番稟稿」、「臺灣生熟番輿地考略」;另有「生番歌」、...[书籍]
晚清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光绪三十年六月战略即筹画国军之方略,实施帅兵之法也。战术凡有战场运用军队各法,谓之战术,又谓之用兵术。战争两国交战各怀争兢之心,谓之战争。然战争之法皆由战略而出。战斗两军会战于一地,决其胜负,谓之战斗。然战斗之法即战术之实在...[书籍]
一祖三宗。高祖定天下。孝惠高后。值国家无事。百姓安集。太宗升平。世宗建功。中宗治平。昭景称治。元成哀平。历世陵迟。莽何篡国也。凡祥瑞。黄龙见。凤皇集。麒麟臻。神马出。神鸟翔。神雀集。白虎仁兽获。宝鼎升。宝磬神光见。山称万岁。甘露降。芝草生。嘉禾茂。玄稷降。醴泉涌。木连理。...[书籍]
书籍相关《周易注》,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说:“《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书籍]
艺文略》者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亦载此书一卷,序称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凡九篇相形术也,与《艺大略》所记并合。《宋史。艺大志》载《月波洞中龟鉴》一卷,又《月波洞中记》上卷,皆无撰人姓氏。其为一书异名,抑或两本别行,已无可...[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