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元年(1488年),召修《宪宗实录》兼经筵讲官。弘治三年(1490年),晋国子祭酒。弘治九年(1496年),升礼部右侍郎,仍管理祭酒事。弘治十二年(1499年)任吏部侍郎,翌年,升南京吏部尚书。以灾异陈十二事,多被采纳。时奸臣当道,林瀚上疏乞退,朝廷不许。弘治十四年(1501年)春,林瀚...[人物]
宋人吕荣义在《上庠录》中说:“政和丙申殿试,何栗为状元,潘良贵次之,皆年少有风貌……”何栗大魁天下后,颇得徽宗青睐。首授秘书省校书郎,次年即提举京畿学事,奉旨升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后再迁为中书舍人兼侍讲。由于他博学强记,正直敢言,徽宗准备...[人物]
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参加殿试时,对“民本”思想阐述精辟,备受皇帝赞赏。初授南京礼部主事,后为刑部主事、广东司郎中。因秉公执法,拒绝都指挥袁彬所托讼事,名气日增。成化四年(1468),出任福建按察副使,深入民间,考察民情。得知兴化县农民于洪武初年租官牛,百年后仍交...[人物]
嘉熙元年,累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建请冲要之处增守备。后加观文殿学士致仕。卒谥文定。[人物]
有文集及《周书音训》、《唐书备问》等。[人物]
嘉定六年进对,上言修德政,蓄人材,饬边备。为湖南安抚使,抚安峒民,威惠并行,兴学养士,湘人立石纪之。理宗时,累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枢密使督视江淮、荆襄军马。[人物]
初授漳浦令,历任福建漳浦、河北魏县知县,户部郎中、广西左江兵备道,升滇南屯道左参政。为忌者所中,以年老例致仕,卒年八十四。有《辽阳全书》、《沧浪洞诗稿》等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有传。[人物]
调广西,以平叛功,升副使,整饬左江兵备,安抚交趾。以染瘴气病卒,追赠太仆寺少卿,祀乡贤。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人物]
累官陕西汉兴兵备道。与宗室晓亭等结诗社,颇著声闻。又工画,因久宦秦、蜀,故其画多似川北溪山峰峦之态,笔致雅秀,气运幽隽。有《兰雪堂集》。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八[人物]
晚年补淮扬海河务兵备道,未赴任即卒。[人物]
文帝开皇初迁蒙州刺史,治政平,吏民安。自此每暇日辄引客弦歌对酒,终日为欢。后征拜内史侍郎,以无干才,出为金州刺史。有集。[人物]
累官知安丰军,两创南下蒙古军。历任淮西制置副使兼转运使、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等。以宝文阁学士致仕。淹贯多能,为文丽密清严,善行草,晚年专意理学。[人物]
(1418—1472)顺天府漷县人,字季方,号蒙泉。工书画,尤擅画葡萄。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内阁,预机务。在阁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构陷,谪钦州同知,旋系狱,戍肃州。宪宗初复修撰,出为兴化知府,旋辞归。谥文肃。有《深衣注疏》、《类博杂言》、《类博稿...[人物]
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纲谒其族祖南京蒙宰林瀚,洒泪相见。瀚婉导其归籍不得,纲乃书二绝别之。事见明正德《琼台志》卷四二。[人物]
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