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谓“上元节”,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以此禳解,求得家家全年顺和,人畜安康。圆庄结束时,还要举行封神仪式。此为古俗遗留,现在多数人家不再“点相属”。元宵与玩灯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日,人们食应...
祭龙节彝族信奉“山管人”,“水管财”。丘北的彝族群众把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为“花脸节”起始日。丘北彝族的“花脸节”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国家AAA级风景区普者黑旅游区的发展,丘北县委政府把“花脸节”定为丘北少数民族传统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
自2006年6月“舞火狗”被选为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蓝田瑶乡成功打造出蓝田瑶族风情园,其特有的“舞火狗”文化也正在受到游客关注。“舞火狗”是为少女成人而举行的活动,是少女的成人礼。少女长到16岁,就要给少女举行成人礼了,一年一次,举办到18岁。舞火$##...
在新疆第三届舞蹈比赛中,她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排练的独舞《刀郎之火》获得了一等奖。这个举动,显示出她的谦虚。大型民族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一共有18个节目,其中16个节目中,全都由她来领舞、独舞。看到了她的一份获奖简历,她1992年进入新疆歌舞团,年年演出,年年获奖...
年画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爆竹爆竹又叫爆仗、鞭炮。放爆竹是春节不可缺少的重要习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人称“满堂红”,预示新年大吉大利。所以春节民谚有“小子要炮,姑娘要花”之说。爆竹改名爆仗,大约在北魏的时代。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大约...
“龙眼蜜汁火腿”是扬州最著名的风味菜。”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来沪视察工作时,莫氏兄弟曾应邀前往宾馆为毛主席制作菜肴,其中就有“蜜汁火方”。毛主席品尝后,非常满意。同行的有关人员还特地找莫氏兄弟询问此菜的制作方法。许多外国来宾在上海锦江饭店品...
如肉类为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成为一大锅的食物,当时叫做“羹”,这就是最早的火锅了。三国五熟釜鸳鸯锅始祖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演变至唐朝,火$#...
在鱼身上有刀口的地方先加一片火腿肠,在火腿肠的上面再加一个香菇,最后加一片姜,都做好后,我们在鱼肚子里也要放少量的姜片。之后将它们搅拌均匀。这个火不能太大,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也称“孩儿圩”,德保、靖西等县壮族民间儿童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或三月二十八日举行。是日凌晨鸡啼头遍时分,儿童们便在自家门前燃放鞭炮,并举火把到泉边喝“仙水”。壮族姑娘要入河沐浴。传说当口天上银河的仙水流到人间,洗后,姑娘心身更健美。
主要节庆及时间:\"花山节\"(苗族)农历正月初三\"三朵节\"(纳西族)农历2月8日\"火把节\"农历6月24日\"刀杆节\"(傈僳族)农历正月初八\"盍什节\"(傈僳族)1月\"三月节\"(白族)农历3月15-21日\"泼水节\"(傣族)...
元宵节到来之时,民间多有放花灯的习俗,到处灯火辉煌,宛如白昼。此后这种佛教礼仪便流传到民间,年年上元之夜,张灯结彩,通宵达旦,这就是元宵节{又叫灯节}的由来。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
据统计,跨越1/5失踪会因高温而呈现上述症状,其中尤以女性居多,是以,“去火”成为女性在夏日是必备功课。炎夏“去火”要点⊙喝牛奶良多人认为夏日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焦躁。中医就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经由过程滋阴、解热毒来阐扬“去火”功能。炎夏“去#$$...
清明,原来是我国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晴朗,空气洁净,故称为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聪明节、禁烟节等,就是人们在清明这天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而逐渐形成的一个传统节日。上古时期,清明只是作为一个节气而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