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
贞观十四年二月,李世民为推崇儒学,提倡礼教,命孔颖达撰写《五经正义》。太宗即位后,大力提倡教育,扩充学校。并大征天下名儒为学官,还规定学生能明一大经以上者皆得补官。学校教材以儒经为主,太宗以儒经师说多门,章#$...
杨朱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之一。创始人为杨子。告子、子华子、詹子(詹何)、它嚣、魏牟等皆为杨朱学派。庄周受其学说影响,并不是旧时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
考古学家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一些与地层有关或是与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成功人士,是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考古学家与只研究历史记载、历史文物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们通过研究远古生物的遗留物、现存可能的史前地貌、自然演变结果等对没有历史记载...
国子监祭酒萧昕上言,认为学校不可废除,代宗于是下令复补国子学生。鱼朝恩受命在释奠之日讲授经文。八月,国子监整修完毕,在监内再次举行了释奠之礼。安史之乱,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被迫接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代宗因此深信佛教,常于禁中饭僧百余人。元载等每见代宗,都...
他认为国家设立学校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贤才,改善吏冶。朱熹的一些著述,也成为封建学校的法定教科书,对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和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人格修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嘉事功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是南宋浙东学派中的一个先导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现代温州地区)人,故名。于北宋庆历年间王开祖、丁昌期...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属于是道家的分支之一。上古年代,就有阴阳崇拜,但是阴阳学说来自《易经》,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天文学校。元代开始设于诸路,后推及各府、州。教学内容为天文与术...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
创始人王艮(王艮其人,江苏东台人,师承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哲学家王守仁),王艮长期在小生产者阶层中讲学,从者云集。泰州学派的信徒有上层官僚地主、知识分子、还有下层劳动人者。他们大都致力于封建道德的普及和宣传工作,规劝人们安分守已,息事宁...
公元前206年10月,沛公刘邦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之前到达目的地咸阳,驻军霸上。秦王子婴白马拉的无装饰的车子,颈上系着绳子,捧着皇帝的印玺标记,下车立于路旁,向刘邦军投降。刘邦军诸将中有人提议杀秦王。本想在秦宫中住宿,樊哙、张良等人提醒刘邦不要这样做。于是刘邦封存秦宫府的财物,把军队撤出咸...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宋儒则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因有此称。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
人的主体意识在摆脱了传统儒学的束缚之后,获得了觉醒,整个文化领域,出现了迥异于两汉的独特面貌。玄学的“化”和“自性”与魏晋崇尚自然、个体的精神是一致的。他们将老、庄、易并列为三玄,并依傍儒学立宗。七子的文学创作虽因个性差异而各自有独特的风貌,但具有...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病学派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