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old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考古学界把三星堆遗址第二期起连续几期文化遗存称为三星堆文化,其年代下限存在争议。基于1933年至1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以及在1980年以后的多次发掘中,三星堆遗址考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根据三星堆遗址古文$#...
根达亚文明是玛雅人传说中的地球上的第一个太阳纪(马特拉克堤利MATLACTILART)所对应的文明,也叫超能力文明。根据传说,人类三亿年的历史之中,就像河水流过掀起的气泡一样,无数的文明诞生又消失了。
赵文卓,1972年4月10日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武术世家,中国影视演员、武术家,北京体育大学教师。赵文卓从小学习武术,1990年考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1990年获中国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1991年获中国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冠军,并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百科]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
建元元年十月,为更好的治理国家,求贤若喝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刘彻初次召见董仲舒时就对他说,自从受命登上帝位以来,自己日日夜夜睡不好觉。“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刘彻对董仲舒的征问一共三次,董仲舒连上对策三篇作答。董仲舒上述对策中对后世影响最...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造字法上提出“...
文词之友指的是唐朝著名诗人包融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包融擅诗,其子亦擅此雅道,父子三人齐名当时,与苏洵一家很是相像。于休烈擅文,著文集十卷行于世。贺朝亦为诗人,文词俊秀,名扬上京。万齐融诗文并重,人间往往传其文,可见其风采。
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与世俗化趋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宋明理学也在明朝达到完善。文学方面,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三方面。明朝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包括类书、政书、丛书...
文景名臣是指西汉时的贾谊和晁错两人。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晁错,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
因隋王朝停止对其献礼、和亲,不断兴兵南犯,威胁隋的统治。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至此,结束了东晋以来270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了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大业。隋文帝遂命内史令杨素为行军总管领兵攻讨。杨素率水陆军,分路进击,逐个...
建文帝即位后,这件事就成为削藩的口实。建文帝为了缓和矛盾,把周王召回京师。1402年,朱棣推翻建文帝,自立为帝,即明成祖。明成祖即位后,恢复朱橚的周王爵位,并屡加赏赐。
陕甘总督岳钟琪抓住了密谋反清的张熙,软硬兼施,从他嘴里了解到吕留良的文章有反清言论。雍正帝接到报告,又气又急。还有不少相信吕留良的读书人也受到株连,被罚到边远地区充军。
隋文帝改革时间为581年至605年,在隋朝建立初期,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化措施。隋文帝改革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影响巨大的变革运动,为后世的行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