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如果说中国的青铜器是在夏代一直到商代的早期得到初步发展的,那么到了商代的中晚期,中国的青铜时代已经进入了发达繁盛的阶段。在中国历史上,青铜器的技艺真是源远流长,即使是在铁器已经普遍使用的战国、秦汉,青铜器仍然相当广泛地使用着,并在工艺上继续发展。因...
商代中期,原始青瓷开始出现。在郑州、湖北、河北、江西等地都有原始青瓷的产地,其中又以长江下游为盛。原始青瓷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但又不具备真正瓷器的薄胎半透明性质,亦常称为原始瓷。它的吸水率较低,初具瓷器的特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因为具有丰富的瓷石矿,所以原...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
扎木年历史悠久,究其起源,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扎木年是古代由印度传入西藏的一种多弦乐器演变而成的;有的根据藏文古代文献《西藏王统纪》中,松赞干布赐宴时曾有艺人演奏乐器的记载,判断扎木年是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藏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为数较多的西...[百科]
至正新政是1340-1349年(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年间)的改革措施。至正新政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并未触及社会矛盾的核心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解决财政困难。因此没有能拯救元朝。
次年二月,李师道征发大量民工修建郓城壕沟,连妇女也不放过,百姓怨声载道。事情泄漏后,刘悟率军攻入郓城,杀死了李师道和他的两个儿子,淄青等12州都被平定。
中国使用最早的青铜器铸造是石范铸造,大约出现在夏代。它使用次数较多,但不易加工,且不耐高温,故进入商代中期后,很快便被陶范所取代。因为这种文字多刻在青铜礼器中的钟和鼑上,因而又称钟鼑文。
汉武帝得到捷报,立刻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送到军营,宣布卫青为大将军,连他的三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汉武帝经他一提醒,就封了卫青部下的七名将军为侯。卫青派四路人马分头去追赶匈奴部队,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败。为了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最后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注:以上讲法主要来自清代学者王鸣盛的《十七史...
杜岭方鼑是目前发现的商代中期最大的青铜礼器,用于祭祀、饪食,1974年发现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杜岭土岗。司母戊方鼑司母戊方鼑是商王文丁为祭祀母戊而铸造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墟出土,重875公斤,是中国现存最重的青铜铸件。腹壁内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
青铜技术蓬勃兴起,教育文化开始出现,尤其是青铜文化,成为商朝最具代表性的光辉写照。但是大多数统治者讲究享乐淫逸,残暴不堪,尤其是纣王,使得商朝最终告亡。
宋庆历三年八月,范仲淹等上书陈述10件大事,主张推行新政。宋仁宗完全接受了范仲淹等人的建议,并先后颁布一系列诏令,宣布对此前实行的官僚选拔和升迁办法实行改革。由于新政触犯了官僚权贵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诬蔑范仲淹与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结为朋党。从...
汉匈百年战争又称汉匈战争,是指西汉初年,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双方各有胜负,前后历经130余年。此一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以和亲政策和战争政策互相存在。虽然这场战争使双方国力同时衰落,但对人口不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匈奴来说,影响更大。
古典舞《扇舞丹青》:是96级中国舞编导班的毕业晚会上的一段古典舞身韵表演,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一向喜欢玩扇的佟睿睿把这一普通的传统道具挥舞得“似扇非扇”、“似剑非剑”,表现出来的艺术意象是“画中有舞”、“舞中有画”,这正好被古典舞系老师慧眼所识,又恰逢“桃李杯”比赛在即,于...[百科]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商代大型青铜雕塑作品,以人物雕像最具特色。共10余件,有贵族头像,也有奴隶形象。三星堆青铜雕像反映了3000年前巴蜀地区青铜文化的艺术成就。帝乙归妹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帝乙亲自择定婚期,置办嫁礼,并命姬昌继其父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