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元代儒林四杰”包括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四人都是元代著名的散文家。“四杰”摄于儒学,文章多宣扬伦理道德,推崇儒家经术。各人文章特色不同:揭文叙事严整,语简而当;黄文结构谨严,掾据精切,柳文长于议论,事详而词核。虞集文章最负盛名。
宋词四大家指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人。众所周知,宋词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的成就是无可比拟的。宋词四大家中,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们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文坛产生...
毛亨注释《巷伯》这首诗时讲了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妇。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寡妇的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妇人从窗户里对他说:“你为何不让我进来呢?”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十六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
董卓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立挟持汉献帝,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而且他生性凶残,犯下诸多罪行,引致全国其它割据军阀发动董卓讨伐战,后来联军发生内哄,转而成为了各军阀互相争战的情况,董卓本人则被朝内大臣联合其部下设计诛杀,死后部下李傕...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才华横溢的才女,她们或出身于书香门第、或长于名门豪宅、或来自民间市井、或落魄烟花柳巷,由于所处环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风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凄楚、或缠绵、或悲恸,那一行行美丽的诗句,尤如一簇簇含香的奇花异葩,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
平定苗疆也称之为平复大小金川,是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之一。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湖南、贵州的苗民在石三堡、石柳邓、吴半生等人的率领下起义。清政府先后派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等出兵镇压。但金川战事由于战略、政略以及天时地利方面的欠缺,实际上损耗极大而...
庞统,刘备之军师中郎将。少时朴钝,未有识者,唯颍川司马徽异之。后郡命为功曹,属周瑜。性好人伦,勤於长养。吴将周瑜卒,统送丧至吴。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鲁肃、诸葛亮皆荐之,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
但是他们一成不变的创作风格,使得当时的文坛失去了活力。于是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文学大家先后掀起了古文改革、反对骈文的新浪潮,将六朝时期盛行的骈文剔除,倡导两汉时期的正统古文。在这些古文改革的人物当中,逐渐形成了以韩愈、柳宗元为首,欧阳修、三苏(苏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在书法上,涌现出不少名家。楷书四大家主要是指唐朝欧阳询、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fǔ)四人,他们均以楷书闻名于世,因而也被称为“四大楷书”。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
但在豪强涌起的时代,走到了历史舞台中央,成为第一男主角的,是白手起家的董卓。
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在诸葛亮出山后,没有任何的官职,直到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时才拜军师中郎将,刘备集团之后的...
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彩调”“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为“彩调剧”。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百科]
袁阔成(1929年-2015年3月2日),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是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国...[百科]
太后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皇后、萧淑妃二族及褚遂良、韩瑶、柳爽亲属等都赦罪。武后遗诏要与高宗合葬乾陵。百官详细讨论后,中宗下诏,遵从武后的遗愿合葬。神龙二年五月十八日,葬则天大圣皇后于乾陵。牡丹栽培成了时代潮流,并代代相传,而且牡丹成了富贵祥和的象征,后被喻为...
后人每以“陶韦”或“王孟韦柳”并称,把他归入山水田园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