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水之战又称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发生,是楚汉战争中的一场大战。刘邦因不满汉中之地毅然出兵定三秦,东向伐楚,而此时,项羽大军正在东边平定齐国之乱,后方空虚。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大举东进,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锋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睢水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百科]
北魏孝昌三年十月,《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被萧宝寅杀死。郦道元(466或472?历仕宣武帝、孝明帝两朝,先后任冀州刺史于劲镇东将军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后任御史中尉。《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著作,旧说为三国桑...
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以六十五岁高龄发迹长安,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梵文,抄录经典,历时多年,复泛海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经耶婆提今印度尼西亚而后返国。时年已八十岁,仍从事佛经翻译。
《水浒传》是田连元创作的长篇评书。主要讲述了北宋徽宗年间,梁山泊一百单八将聚义的故事,从高俅发迹一直到征方腊还朝。水浒传》是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的43集电视连续剧,根据明代施耐庵的同名小说改编。[1]由张绍林执导,杨争光、冉平改编,李雪健、周野...[百科]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总督张经、副总兵俞大猷大败倭寇于王江泾(嘉兴北)。张经调遣的兵将齐集,遂派参将卢镗督领士兵水陆夹击。张经、俞大猷令明军火烧柘林,倭寇仓惶驾船逃遁。王江泾大捷是明军搞倭寇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王...
发明水排,造福千秋后代杜诗能为国家设想,不顾及个人私利,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和为国分术。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省了开支和民力,得到百姓的交日称赞。因为在西汉时期,南阳太守召信臣为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非常爱戴他,称之为“召父”。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遣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诱宋军入伏。韩琦闻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出夏军之后,伺机破...
水族大鼓,呈圆筒形,流行于贵州省各地。[百科]
清水盟约,即清水会盟,唐蕃清水之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783年),与吐蕃第六次会盟、第三次议定边界。在此次会盟中,正处于内乱的唐王朝被迫割让了被吐蕃趁乱实际占领的凤翔以西的广大地区与吐蕃和好。
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中国画流派之一,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
376年前秦统一北方后,与东晋相峙于淮水一线,准备征伐东晋。东晋宰相谢安遣尚书仆射谢石为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率军8万前往迎敌。苻坚为消灭胡彬部,亲率兵8000自项城赶赴寿阳,并派出东晋降将朱序劝降晋军。朱序趁机为谢石出谋,利用秦军尚未集中之机出击,或许可击败秦军。...
好水川之战是北宋与西夏战争中的一场战役,以宋败夏胜收场。和河曲之战并列为西夏立国两大战。此役后,北宋方面虽然只损失了万余人,却失去了很多野战精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北宋西线方面逐渐转入守势,西夏开始进入攻势。之后又发生了定川寨之战。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表示两层意思,其一是大气降水的形态由冬季的固态水—降雪为主,转为以液态水—降雨为主;其二是自“雨水”节气以后,天气回暖,南方暖湿气流势力渐强,降...[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