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至此,结束了东晋以来270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了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大业。隋文帝遂命内史令杨素为行军总管领兵攻讨。杨素率水陆军,分路进击,逐个歼灭,至次年春,所有叛军均被消灭,江南遂安。
南宋嘉熙元年,妇产科兼外科医家陈自明广泛采摭诸家之善,结合家传的医方,编成《妇人良方大全》一书,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具有系统性的妇产科专著。鉴于此,在编写《妇人良方大全》时,便求在前人基础上“补其偏而会其全,聚其散而敛于约”。全书分为8门,顺序为调经、众病、求嗣、胎教、妊娠、...
十一月,晋定公允许荀跞、韩不信、魏曼多攻打范氏、荀氏,欲驱逐荀寅、范吉射,但没有成功。荀寅、范吉射率兵攻打晋定公,国人帮助晋定公,将荀寅、范吉射打败。韩氏、魏氏向晋定公求情,允许赵鞅返回晋都。齐国为救援荀寅伐晋,齐将周夏与荀寅在鲜虞会合,把他...
《三国志》是纪传体三国史,共65卷,分魏、蜀、吴三志。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于全书之首,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纪中;而对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在中国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
吴门画派沈周与唐寅在题材及笔墨技巧的开拓深入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最终把写意花鸟画推向新的更加完美的水平的是明代中叶前后的陈道复和徐渭,他们被称为画史上的“白阳青藤”。中国戏曲的行头、砌末、脸谱、舞台装置等属于舞台美术方面的技艺在明代后期有了很大的改进。
高宗令长孙无忌审讯,房遗爱知道长孙无忌与吴王李恪因为废立太子之事结下仇恨,便诬告是与吴王李恪合谋的,并希望以此能立功而免死。高宗接长孙无忌据审呈上的反状,下诏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首,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并赐自尽。此外,江夏王李道宗...
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
十二月,阿史那社尔攻克龟兹国王据守的都城,由郭孝恪驻守。诃利布失毕逃走,并占据拨换城。后龟兹军又引西突厥军队袭击龟兹都城,唐军守将郭孝恪阵亡,唐军仍奋战击退西突厥、龟兹联军。
杨家村有一户姓陈的人家,男主人叫陈二,陈二的妻子整天不安分守己,游手好闲,保媒拉纤,人们都叫她陈快腿。一天,河西罗家庄的罗寡妇来找陈快腿,要给她儿子娶个妻子。老罗家是河西的富户,可是由于老伴过世,儿子上学,家里家外的活计都得靠罗寡妇一个人,...[百科]
北魏孝昌三年十月,《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被萧宝寅杀死。郦道元(466或472?历仕宣武帝、孝明帝两朝,先后任冀州刺史于劲镇东将军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后任御史中尉。《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著作,旧说为三国桑君长所撰。《水经》记述河流137条,并附“禹...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百科]
元越战争,或蒙越战争、元朝越南战争、蒙古越南战争、蒙古侵越战争、越南抗元战争,是指历史上元朝对越南陈朝的侵略战争。越南对抗蒙元的战争共有三次,分别发生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在每次战争前后,双方均进行过外交活动。越南陈朝共有三代皇帝经...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此一名称,是相对于"元四家"而来。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
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铁穆尔执政期间基本是属恪守成宪,除了平定西北地区,完成了忽必烈这一遗愿之外,没有太大作为。到了其晚年,由于蒙古政权格局的痼疾,政治弊端逐渐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