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无力驾驭全局,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都在觊觎最高权力,阴谋之事连接不断。一时朝中人人自危,气氛恐怖。吴兢不计个人安危,毅然上表中宗,直率指出把相王李旦说成太子李重俊的同谋,是一场阴谋。他功中宗珍惜与相王“亲莫加焉”的兄弟之情,“若信任邪佞,委之于法...[书籍]
诗经集传(南宋朱熹)诗经集传序或有问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旣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旣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旣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磋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而不能已焉。此...[书籍]
古者诵诗读书皆出口授故字之音韵无或失也自训诂之学兴而于字之难为音者则注曰读若某夫若之为言近似之辞非谓即读如某字也乃后人竟以读若之音读之则字音之失自此始矣齐梁之际垛音盛行垛音者以二字之音垛成一音名之曰反其后讳反为切夫以二音而垛为一音则切之者不能无轻重疾徐高下短长清浊之异因有...[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古乐苑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古乐苑五十二巻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编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于唐未此本止于南北朝则用左克明古乐府例也其所补者如琴曲歌词厐徳公之于忽操见宋文...[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苏氏诗集传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苏氏诗集传二十卷宋苏辙撰其説以诗之小序反复繁重类非一人之词疑为毛公之学卫宏之所集录因惟存共?端一言而以下余文悉从删汰案礼记曰驺虞者乐官备也貍首者乐防时也采苹者#$$...[书籍]
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昼夜乐(二之一。中吕宫)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书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书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父名晋...[书籍]
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书籍]
「此王维诗底本,为方舟子转送,施铁民提供。本猫据中华书局排印本《全唐诗》(1979年平装本)校订,并以清赵殿成之《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参校。除改正了输入及转码的错字之外,补录了《全唐诗》中所有的题注和题序。老猫谨识。一九九七年七月京...[书籍]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书籍]
乐府《临高台》《诗纪》云:此曲三段,辞不相属“鹄欲南游”以下乃古辞《飞鹄行》也。汉曲大略意同。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愿(令)[今]皇帝陛下三干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书籍]
薛涛(约759-834)唐著名女诗人。字洪度、宏度,陕西长安人,父宦游入蜀时,生于成都。8岁能诗晓音律,貌美聪慧。14岁诗已出名。时父殁,家中败落。唐贞元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慕其诗名召令入赋诗侑酒,遂入乐籍成为乐伎。韦皋拟奏朝廷授...[书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书籍]
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