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著公元1644-1911年医经著作。又名《中西医刊》、《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清唐宗海(容川)撰。刊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唐氏谓:“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书籍]
医医医序国朝钦定《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三十六万卷,其未入《四库》以及后出、昭昭在人耳目者,不知凡几。虽未遍观尽识,而流览涉猎,要多不可磨灭。然自四子九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外,大都各成一家言而已。方今四海交通,朝命翻译欧西、东洋各国书籍,以为土壤细...[书籍]
《医医医》共分三卷。卷首为《序》及《自叙》。卷一,朝廷对于医者之医方卷二,世界对于医者之医方卷三,医者自医之医方[书籍]
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中除引中医理论外,兼采西医生理解剖图说加以发挥。[书籍]
医医小草清宝辉序予友玉删宝君,姿性杰出,好读书而尤致力于医,医书无所不窥,凡岐轩方术,与夫古今名家诸集,皆能潜心考究,默寻指归,如此者亦有年,其间或有因疑得悟,因悟得解者,爰撮其大要,着为论说,名之曰《医医小草》。予...[书籍]
一贯煎(《柳州医话》)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书籍]
医医十病古今名医,卓然议论者代有其人。徐灵胎《诸病源流论》最为脍炙人口。今读清代吴楚天士先生的“医医十病”,其论高妙与灵胎《诸病源流论》在伯仲之间。按吴楚字天士号畹庵,与徐灵胎、张璐玉为同时代人。乃吴昆侄孙,以医名于顺治、康熙年间。...[书籍]
医学之难,难于无偏,无偏者仲景一人而已。厥后方书汗牛栋,以偏得名者莫胜于金元,如子和偏攻,丹溪偏补,河间偏凉,东垣偏温,入主出奴,愈趋愈下。而学古者泥古,执一家言,妄辨得失,非偏于寒证治法,即偏于温证疫证治法。殊不知寒温疫三证,包括者广,推...[书籍]
中风论清熊笏自序昔,神农、黄帝、岐伯、俞跗,以神圣之资,阐阴阳之奥,创兴医籍,拯济疾苦,实与教养政治相辅而行,故三坟之书先于五典。盖医之学,备在君相矣。厥后有伊芳尹汤液,亦其类也。东迁以来,君相罕有知者,而其学遂降为艺术。若医和、医缓、扁鹊...[书籍]
华氏中藏经东汉华佗序华氏中藏经。见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同云汉谯郡华陀元化撰。宋史艺文志。华氏作黄盖误。今世传本有八卷。吴勉学刊在古今医统中。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见赵文敏手写本。卷上。自第十篇性忌则脉急以下起。至第...[书籍]
医原清石寿堂吴序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者,术数之本;术数者,阴阳之着。而非知道不能,医可易言乎哉?医之道,譬若宫墙。辨虚实,审寒热,其门径也。门径苟差,何由升堂入室乎?世人涉猎方书,讲求形证,自以为...[书籍]
医略十三篇医略十三篇序《医略十三篇》,乃京口蒋君宝素手著。京口于吾吴为同里,是亦延陵一大郡会也。予自历官台省,垂四十年,于里闬奇材异能之士,鲜所知者。向闻王九峰、蒋椿田工岐黄术,名噪一时,宝素则椿田之哲嗣,而九峰之高足弟子也。昔范文正有言,...[书籍]
《医源》提要《医源》一卷,本书多发明经旨之言,较之《石氏医原》尤见精湛。间于疟痢两证,列论为尤详尽。如疟论大纲,疟脉辨,治疟大法,瘅疟论,论《内经》《金匮》温疟治法,疟母论,疟母问答,痢疾大纲,治痢大法,痢疾不可利小便辨,痢疾不可发汗辨等,各立专论...[书籍]
医贯明赵献可医巫闾子医贯序凡人有所以生。而非形也。形有所以促。而非病也。病有所以治。而非药石也。中医以药石治病。上医借药石以治生。病病者不受不生。惟生生者病而生危。甚则促。故欲治生者原生。夫人何以生。生于火也。三统之说。人生于寅。寅...[书籍]
医方著作。二十卷。宋·王璆撰。原刊于1196年。日本·宽政11年时,日人千田恭(子敬)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并补入《医方类聚》中王璆选方编成。全书共三十一门,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选方1000余首。包括男、妇、小儿各科病证的成方、单方。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