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
◎文帝上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其后曰普回,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曰宇,...[书籍]
文帝上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諱泰,字黑獺,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遯居朔野。有葛烏菟者,〔一〕雄武多算略,鮮卑慕之,奉以為主,遂總十二部落,世為大人。其後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紐,有文曰皇帝璽,普回心異之,以為天授。其俗謂天曰宇...[书籍]
周易述元和惠栋撰卷一周易上经?八纯卦象天消息四月乾元亨利贞。注。元始亨通利和贞正也。乾初为道本。故曰元。息至二升坤五。乾坤交。故亨。乾六爻二四上匪正。坤六爻初三五匪正。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传曰。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疏。繋上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书籍]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周书卷一帝纪第一...[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周礼详解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陈振孙书録解题曰昭禹未详何等人近世为举子业者多用之其学皆宗王氏新説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列于龟山杨氏之后曰字光逺亦不详其爵里当为徽钦时人今按其书解惟王建国云业...[书籍]
周生烈子魏博士侍中周生烈纂武威张澍钞辑序按《魏志》:周生烈,敦煌人,魏初徵士。裴松之注云:姓周生名烈。陆德明《经典释文》:字文逢,本姓唐,魏博士侍中。其说本之《七录》,《论语序疏》作文逸。然《敦煌实录》云:魏侍中周生...[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周官集注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集注十二卷国朝方苞撰苞字凤九号灵臯亦号望溪桐城人康熙丙戌防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落职修书特赐侍讲衔致仕是编集诸家之说诠释周礼谓其书皆六官程式非记礼之文后儒因汉志...[书籍]
论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金生杨在《易》学史上,李鼎祚《周易集解》一书占据着重要位置。它远承汉《易》,近绍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后启宋明《易》学,更是清儒研究汉《易》的凭借,于义理与象数《易》学均有参考价值。李鼎祚在《易》学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由于书籍的散佚,时...[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周礼订义礼?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订义八十卷宋王与之撰与之字次?乐清人淳祐二年六月行在秘书省准勅访求书籍牒温州宣取是编知温州赵汝腾奏进特补一官授賔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此本省牒州状都司看详及勅防均録载卷首葢犹宋本之旧前有真...[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一周易防通易?提要【臣】等谨案周易防通十四卷元董真卿撰真卿字季真鄱阳人尝受学于胡一桂斯编实本一桂之纂疏而广及诸家初名曰周易经?集程朱解附録纂注葢其例编次伏羲文王周公之经而翼以孔子之?各为标目使相统而不相杂其无经可附之?则总附于六...[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周官新义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宋王安石撰安石事迹具宋史本传晁公武读书志曰熙寜中置经义局撰三经义皆本王安石经説三经书诗周礼也新经毛诗义凡二十卷尚书义凡十三卷今并佚周官新义本二十二卷明万...[书籍]
著述甚丰,有《周易本义》、《诗集传》、《仪礼经传通释》、《家礼》、《释宫》、《孝经刊误》、《四书或问》、《论孟精义》、《或问小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绍熙州县释奠仪图》、《四书问目》、《上蔡语录》、《延平答问》、《近思录》、《杂学辨》、《小学集注》、《阴符...[书籍]
魏·王弼著唐·邢璹注《周易略例》,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的著作。为王弼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一组论文,共7篇。唐邢?说:“如王辅嗣《略例》,大则总一部之指归,小则明六爻之得失。”王弼的《周易略例》与《周易注》互相配合,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易...[书籍]
书籍相关《周易略例》,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的著作。为王弼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一组论文,共7篇。唐邢璹说:“如王辅嗣《略例》,大则总一部之指归,小则明六爻之得失。”王弼的《周易略例》与《周易注》互相配合,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易》学观点和解...[书籍]
《周髀算经》是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中国古代按所提出的宇宙模式的不同,在天文学上曾有三种学说。“盖天说”是其中之一,而《周髀算经》是“盖天说”的代表。这派学说主张:天象盖笠,地法覆盆(天空如斗笠,大地像翻扣的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