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本书首列总论,继则以证为纲,以方为目,言简而义明。是一部研究伤寒的参考读物。[书籍]
(一种带有中国古代数学特点的代数学)为代表的数学研究中心.按祖颐在“《四元玉鉴》后序”中叙述天元术发展情况时所说:“平阳(今山西临汾)蒋周撰《益古》,博陆(今河北蠡县)李文一撰《照胆》,鹿泉(今河北获鹿)石信道撰《钤经》,平水(今山西新绛)刘汝谐撰《如积释锁》,绛人(今山西新绛)元裕细草之,...[书籍]
平沙玉尺辨伪总括歌会稽姜垚汝撰万卷地书总失真,平沙玉尺最堪嗔。二刘名姓凭伊冒,那有当年手泽存。开国伯温成佐命,尝将妙诀定乾坤。晚年一箧青囊秘,尽作天家石室珍。天宝不容人漏泄,曷忍隐祸中儿孙。片言只字无留影,肯借他人齿颊名。秉忠亦是元勋列,敢冒嫌疑着此经。世上江湖行乞者,祇...[书籍]
稽古无炼炉之说,今案头置香炉焚香外,亦无它用。好事者以火炼之,朝夕拂拭,辨质、辨色、辨款式、辨工夫,群相矜尚,趣耶?癖耶?盖古玩中,如书画,玉石及铜窑各器,有甚美不易得者,必其物宝贵,世所罕觏。若炉,则易得而难美,亦得,则用之者多,好之者少。难美,故好之者即多,好之而实惬,所好者...[书籍]
此书共分80节,对妇女经带胎产之生理、病理及其常见病证证治论述较全面。书中引用历代医家的有关学术见解,释疑辨惑,并附治疗方剂,全书较注重临证实践。[书籍]
《大六壬括囊赋》略疏一气初判,二仪肇彰。设四时以成象,布六壬以配方。吉凶本末之端,生于好恶;祸福推移之始,造用柔刚。此论阴阳之理,言六壬本于太极两仪、阴阳统一之理而设,可象万物之情,信而有征,神验有准也。本,事之如;末,事之终。好恶,事之喜为好,事之忌为恶,宜分类而言之。...[书籍]
本书由陈氏原文、注释和解说三部分组成:注释部分主要是对古今词义不同的字、词加以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解说部分则主要论述方剂的功用、主治及遣方用药之理,以期阐述陈氏之学术思想。全书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实用,适合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研习。[书籍]
其中《女科》2卷,内容分10门77篇,论述妇科各病证治。《产后编》2卷,论述了43种产科疾病的证治。[书籍]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沈括在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书籍]
《梦溪笔谈》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共26卷,再加上《补笔谈》3卷和《续笔谈》1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书籍]
阐释杂病方面是为专著,按赃腑经络、风寒署湿燥、内伤外感、面部身形各门统括诸种杂病,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病各着源流一篇,并详述病证原委,悉其形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立方,按方遣药。理法方药比较契合。每...[书籍]
本書(一冊八七面五二、二○○字)分六卷,沈雲撰。雲字舒白,號閒亭;浙江德清人,清道光甲辰(二十四年)進士。書首「自敘」云:「道光丙申歲(十六年),余在京師,從藏書家假得江日昇「臺灣紀事本末」四十九篇;敘天啟甲子歲(四年)鄭芝龍倡亂、至康熙癸亥(二十二年)其曾孫克塽投誠而止...[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龙龛手鉴小学类二【南字书之】提要臣等谨案龙龛手鉴四巻辽僧行均【属】撰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氏晁公武读书志谓此书巻首僧智光序题云统和十五年丁酉七月一日沈括梦溪笔谈乃谓熈宁中有人自契丹得此书入傅钦之家蒲传正取以刻版其序末旧云重熈二年五月序蒲公削去之云云今按...[书籍]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滑动数,此名阳也,脉沈弱濇弦微迟,此名阴也。[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浮沈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濇是脉气,动弦是脉形,迟数是脉息,总是病脉而非平脉也,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彻底看法,如有浮即...[书籍]
宋书一百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八十卷,梁沈约撰。宋是继东晋以后在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四○三年),荆州刺史桓玄代晋称帝。第二年,当时的北府兵将领刘裕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和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两地起兵,推翻桓玄,名义上恢复晋朝的统治,实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