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明熊大木序姓氏唐臣纪第一卷第一节诸将佐具陈智略李世民倡义起兵第二节陈孝意拒城死节高君雅谋泄被诛第三节廖元赚取西河郡世民罪斩高德儒第四节唐李渊登坛誓众宋老生拒邑坚兵第五节严道宗谋说薛举常仲兴兵败昌松第六节大有义说陈叔达李密书招徐洪客第七节李密拥众寇东...[书籍]
四库全书钱通(明)胡我琨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三钱通政书类三邦计之属提要臣等谨案钱通三十二卷明胡我琨撰我琨字自玉四川人其书专纪明代钱法而因及于古制首曰正朔一统次曰原曰制曰象曰用曰才曰行曰操曰节曰分曰异曰弊曰文曰闰凡十三门每门之中各为小目其载明制起洪永讫万厯征...[书籍]
有清三百年,国史备矣,而载笔棋严,官中档籍之外,不得泛涉。又屡兴文字之狱,私家著述,忌讳孔多,不及前代野史之夥。惟是诗人讽论,言隐志微,虽非尽据事直书,或感时述志,或引古譬今,其足以补佚闻而资定论,视他纪载,转多据。然览者苟非习谙掌故、胸有鉴衡,不能於传...[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郑志目録五经总义类卷上六十五条卷中四十八条卷下六十二条【臣】等谨案隋书经籍志郑志十一卷魏侍中郑小同撰郑记六卷郑康成弟子撰后汉书康成本传则称门生相与撰郑答弟子依论语作郑志八篇刘知几史通亦称郑弟子追论师注及应答谓之郑志...[书籍]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題名宋葉隆禮撰,是迄今為止記載遼代二百一十八年史事比較早、比較有系統的一部史書,它比元代官修的遼史約早百年,又是官修遼史的重要參考書之一。契丹國志又稱契丹志或遼志,體裁不完備與遼史相同,卷首有一進書表,一初興本末,一世系圖,一九主...[书籍]
本書(一冊八○面四八、○○○字)係據清嘉慶重修「一統志」選輯「臺灣府」部分而成,因名之曰「清一統志臺灣府」。書分二十四目,曰分野、建置沿革、形勢、風俗、城池、學校、戶口、田賦、山川、古蹟、關隘、津梁、隄堰、陵墓(明)、祠廟、寺觀、名宦(本朝...[书籍]
明末清初以来,文人雅士踵继。就知名度而言,首推"明末四公子"之一,充满传奇色彩的遗民诗人冒襄。冒广生出生在这样的世家,又颖异好学,故年青时便博学多通,风流倜傥,大有乃祖之风。冒襄于如皋所筑水绘园中有一景叫"小三吾",冒广生所著诗、词、文集及学术论著,均以"小三吾亭"为名...[书籍]
朝野僉載是唐人張鷟所作記載朝野見聞的一部隨筆。張鷟字文成,又號浮休子,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北)人,生活在唐代武后、中宗、睿宗三朝和玄宗前期,以詞章知名,受到騫味道和員半千的賞識。員半千曾對人說:「張子之文如青錢,萬簡萬中,未聞退時。」因此,人們稱他為「青錢...[书籍]
《岛夷志略》是元代中外海上交通地理名著。汪大渊撰。原名《岛夷志》,明代作《岛夷志》,清代改名《岛夷志略》。全书共分100条,前99条记载和涉及的地点总计220个,均系作者亲睹,其说可靠;其第100条“异闻类聚”,是摘录前人旧记《太平广记》等书而...[书籍]
國朝典故是明朝較大的一部叢書,僅我們所見就有三種傳本。一、朱當■〈氵眄〉國鈔本)。二、佚名國朝典故本。此本似朱氏鈔本的殘闕本。三、明刊鄧士龍國朝典故本(下簡稱鄧氏刊本)。這次整理校點的底本是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室收藏的鄧氏刊本。為什麼要選擇鄧氏刊本呢...[书籍]
◎溥伟前清家法,鉴于理亲王之祸,自康熙后,即不立东宫。然阿哥等之简在帝心,将付大统者,辄密书其名,藏之正大光明殿匾额内,盖恐玉几末命,仓猝非常,有所舛误也。宣宗倦勤时,以恭王奕?最为成皇后所宠,尝预书其名,置殿额内。有内监在阶下窥伺,见末笔甚长,疑所书者为奕?,故其事少闻于...[书籍]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晚年的历史评论性著作。王夫之1619—1692,字西农,号姜斋,又因晚年长期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故称船山,湖南衡阳人。王夫之自幼从学于父兄,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四岁即考入衡阳县学,成为秀才,但继续科举仕进的梦想在农民...[书籍]
近年延至仲夏,京中饮妓籍属教坊,凡朝士宴聚,须假诸曹署行牒,然后能致于他处。惟新进士设宴,顾吏故便可行牒,追其所赠之资,则倍于常数。诸妓居平康里,举子、新及第进士、三司幕府,但未通朝籍,未直馆殿者,咸可就诣。如不諲所费,则下车水陆备矣。其中诸妓多能谈吐,颇...[书籍]
《荡寇志》,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相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书籍]
「明季三朝野史」四卷,原为抄本,旧题昆山顾炎武辑。因其书记福王、唐王及桂王事,而又称清曰虏,在清代当为禁书。清季文网渐弛,遂有印本行世。兹即据陈汉光先生所见示之光绪戊申(三十四年)上海石印本钞录,并加标点,列为台湾文献丛刊之一。此书分量不多,难成专...[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