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枢
《灵枢经》又名《九卷》、《针经》,还有《九虚》、《九灵》之称。其书共九卷,即《黄帝内经》十八卷之半,因其为《内经》之半,故取名《九卷》。[书籍]
采取选注而不自作注释的方法。在选注方面,多采用王冰、马莳、张介宾、吴昆、张志聪等家注释,考证精确,说理入微,符合经旨而有发挥者入选。对各注有分歧时,则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孰是孰非。如有未能肯定,或可并存者,则以疑似口吻,径曰“恐非”或“似是”或“可并存”,俾学者知所思考抉择,有比较...[书籍]
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象、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参考历代《内经》注家之论作了简要注释。[书籍]
作者:题“落魄道人编”。内容:以漫画式的辛辣笔法,叙述财主钱士命贪财悭吝,寡廉鲜耻,最终财尽人亡的故事。文笔犀利尖刻,讽刺性极强。[书籍]
题名“落魄道人编”,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叙述贪婪悭吝的财主钱士命为了敛财而不择手段,最终财尽人亡的故事。其意在规劝世人行善积德,“把贫富两字看得淡些,宁为君子,勿作小人”。主人公“钱士命”的名字,寓意为“钱是命”,也颇有讽刺意味。[书籍]
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或者曰。脉之道大矣。古人之言亦伙矣。犹惧弗及。而欲以此统会该之。不既太简乎。呜呼。至微者脉之理。而名象着焉。统会寓焉。观其会通。以知其典礼。君子之能事也。由是而推之。则溯流穷源。因此识彼。诸家之全。亦无遗珠之憾矣...[书籍]
卷一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二-三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四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书籍]
诗曰:“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惆怅门。诗曰:“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道情门。诗曰:“谁来看山寺,自要扫松门。”得意门。诗曰:“此生还自喜,余事不相侵。”背时门。诗曰:“白发无心镊,青山去意多。”正风门。诗曰:“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返本门。诗曰:“远忆...[书籍]
末附《水道提纲天度刊误》。其后光绪四年(1878)及1941年(辛巳)上海文瑞楼刊本,均无《天度刊误》。[书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书籍]
历代崇道记历叙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举措,于唐一代记叙尤译。作者身为道徒,于道教足迹多有夸扬,但于唐代帝王崇道举措,叙述较为翔实,对了解唐代道教流传兴盛状况,多可参考。[书籍]
道诗精华录丘处机:《蟠溪集》《先天吟》:大哉无极玄元道,何者不蒙灵应药?点化三光转碧空,滋荣万物开花萼。腾今跨古未尝坏,历险冲艰殊不弱。浩浩洪流自激扬,纷纷大化谁斟酌?混元一气首兴变,元上至尊唯独恶。踏碎虚空出杳冥,擘开混沌生挥霍。阴阳升降作门户,日月纵横为锁钥。...[书籍]
穆王于昆仑王、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衡山、恒山、终南山、会稽山、青城山、天台山、罗浮山、崆峒山致王母观,前后度道士五千余人,秦始皇帝并吞六国,招方士,好长生之术,遣使往蓬莱采不死药,造宫观一百余所,度道士一千七百余人。汉文帝、窦太后并好黄老之术,造宫观七十二所...[书籍]
道经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书籍]
为此,我交出了一份成绩单,除了中文字库及自然语言外,计出版了《老子止笑谭》、《智能之旅》第一、二集,以及这本《易经明道录》。在明年之前,计划中还要出版《智能之旅》第三集有关中文计算机的史实,以及《巴西狂欢节》、《东尼、东尼》、《易理探微》、《新易》及《智能学九论》等书。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