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书籍]
北齐书五十卷,作者唐李百药,内容记载了公元五三四年前后北魏分裂,东魏政权建立,中经五五○年齐代东魏,到五七七年齐亡为止的王朝兴亡史。为了区别於曾经割据江淮的齐朝,后人称之为「北齐」。和北魏一样,东魏--北齐仍然是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联合统治的封建政权。它的疆域南阻长江,和梁、...[书籍]
《陈书》是记载南朝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的纪传体史书,作者为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的姚思廉,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这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一部。姚思廉(公元557年~公元637年),本名简,雍州万年(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父亲姚察编写陈史...[书籍]
襄公生昺,袭封唐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以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文帝相周,复高祖姓李氏,以为千牛备身,事隋谯、陇二州刺史。大业中,历岐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召为殿...[书籍]
今书有规矩者王、索,其雄逸不常者,皆本张也。旭、素尽出此流,盖其天资近者,学之易得门户。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尝观《石鼓文》,爱其古质,物象形势有遗思焉。及得《原叔鼎器铭》,又知古之篆文,或多或省或移之左右...[书籍]
古逸丛书淸黎庶昌辑光绪十年遵义黎氏日本东京使署刊本49册尔雅三卷晋郭璞注覆宋蜀大字本春秋谷梁传十二卷坿考异一卷晋范宁集解唐陆德明音义淸杨守敬撰考异宋绍熙本论语十卷魏何晏集解日本正平本周易六卷坿晦奄先生校正周易系辞精义二卷宋程颐传宋吕祖谦撰坿录元至正本孝经一卷唐玄宗李隆基注旧...[书籍]
朱长文(1039年——1098年),宋代书法家。字伯原,自号灊溪隐夫。吴县(今属江苏)人。未冠举进士,著书不仕,名动京师。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元符初卒。《六经》皆有辩说,又著《吴郡图经续记》、《琴台志》、《乐圃余稿》和《墨池编》等书。《续...[书籍]
《梁书》唐·姚思廉撰《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籍]
丰坊,明代嘉靖年间书法家。字人翁,又字存礼,更名道生,号南禺外史。浙江鄞人。官至吏部考功主事。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以及明,靡不兼通,盖工于执笔者也。然坊平生好作伪书,至今为世厉垢。《书诀》,弇州四部稿作。笔诀。是编皆论...[书籍]
至隋文帝作相,还复本姓。武德初,追尊景皇帝,庙号太祖,陵曰永康。皇考讳昞,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谥曰仁。武德初,追尊元皇帝,庙号世祖,陵曰兴宁。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禅,补千牛...[书籍]
《逸周书》本名《周书》,七十篇,实存五十九篇,内容涉及礼制、兵戎,有史事、有训诂,有政令、有说教等。《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周书》,今存五十九篇。因为《隋书。经籍志》误注为“汲冢书”,宋人李焘等考定汲冢未出《周书》,...[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古微书五经总义类【附録】提要【臣】等谨按古微书三十六卷明孙防编防字子双华容人考刘向七畧不着纬书然民间私相?习则自秦以来有之非惟卢生所上见史记秦本纪即吕不韦十二月纪称某令失则某灾至伏生洪范五行?称某事失则某徴见皆谶纬之说也汉书...[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书纂言书?提要【臣】等谨案书纂言四卷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着録是编其书解也古文尚书自贞观勅作正义以后终唐世无异説宋吴棫作书埤传始稍稍掊击朱子语録亦疑其伪然言性言心言学之语宋人据以立教者其端皆?自古文故亦无肯轻议...[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书仪目录礼类六【杂礼书之属】卷一表奏公文私书家书卷二冠仪卷三防仪上卷四防仪下卷五丧仪一卷六丧仪二卷七丧仪三卷八丧仪四卷九丧仪五卷十丧仪六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书仪礼类六【杂礼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书籍]
《尚书大传》(辑本)松惕县教谕孙之騄辑提要臣等谨案尚书大传三卷补遗一卷国朝孙之騄辑之騄字晴川钱塘人按汉书艺文志伏生所传经二十九卷传四十一篇隋志作尚书大传三卷郑康成序谓章句之外别撰大义刘子政校书得而上之其篇次与艺文志合旧唐书志...[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