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1620年),汉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庙号光宗。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
翁曾源(1836年-1887年),字仲渊,号实斋,常熟(今属江苏)人。内阁大学士翁心存之孙,翁同书次子。翁曾源幼承家学,热衷于科举功名,但不幸患上羊痫风,屡试不中。1862年,翁心存病死,慈禧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特赐翁曾源举人,且免会试,直接参加殿试。翌年四月二...
伊梦昌,唐末不仕,披羽褐为道士,先后曾至两浙、江西、湖南等地。天佑十年(913)至抚州南城县。又人湖南马氏幕中。散诞放逸,不拘细谨,饮醉常行歌市中。时人称为伊风子。喜作《望江南》词,遇物即咏,皆有意旨。有异术,时人或目为神仙。[人物]
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东晋将领、名士、著名音乐家,镇南将军桓宣族子,其父桓景,曾任丹阳尹。桓伊少有武干,性标悟简率,历任大司马参军、淮南太守、历阳太守、督豫州之十二郡及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升建威将军、历阳...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
鄂洛顺,字厚庵,奉国将军赛尔赫子。袭奉恩将军。[人物]
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回归中原,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国渊负责处理屯田事宜。国渊发挥...
薛如洛,明江阴人,黔江千户所吏,后升任吏部知印。[人物]
贾泽洛,字蘅皋,一字书原,临汾人。监生。有《云溪诗草》。[人物]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人物]
管学洛,字道明,号午思,武进人。候选知州。有《祗可轩删余稿》。[人物]
唐淮源(1886年—1941年),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滇军名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41年中条山会战被日寇围困不得脱身,于山西夏县自杀,壮烈殉国。曾豪言:“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唐淮源牺牲后,国民政府于1942年2月特颁发褒...
王渊,后迁居环州,渊轻财好义,善骑射,勇谋兼备。尚言:“朝廷官人以爵,禄足代耕,若事锥刀,我何爱爵禄,曷若为富大贾邪!”宋徽宗时,应募伐西夏,屡立战功,被朝廷授以熙河兰湟路第三将部将,权知巩州宁远寨。诸羌入寇,渊随经略使讨伐获胜,移同总领湟州番兵将兼知临宗...
长水(今河南洛宁西)人。京兆参军李华之妾。安史乱后与李华离散,另适他人。李华后为江州刺史,遇其女而知其下落,请其复归,乃答诗却之。事迹见《侍儿小名录》引《女舞图》,或出宋人附会。《全唐诗》存诗1首。[人物]
雅可夫·米哈伊诺维奇·斯维尔德洛夫(俄语:ЯковМихайловичСвердлов;1885年6月3日—1919年3月16日),俄共(布)和苏维埃俄国领导人之一,列宁的亲密战友,组织能力极强。他在十月革命期间八方联络,是他保证列宁的路线贯彻到全俄,让各地苏维埃统一行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