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821年),字志轩,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区)人。唐代地方割据将领,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第二子。阴贼险谲,初为瀛州刺史。元和五年,攻打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授行营都兵马使。夺取卢龙节度使,累拜检校司空,册封楚国公。长庆元年(821年),面对淮西之乱平定,心怀不安,献地于朝廷,...
徐总持(591-657年),本命徐蕙,字总持,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隋唐时期女性历史人物,舒国节公徐盖之女,太尉英国公徐懋功姐姐。芳姿玉目,清识内湛。十八岁,加入琅邪王氏、临清县令王宏。显庆二年,卒于河南县永丰坊,时年六十七岁,葬于洛阳北邙山金谷乡所。唐朝人物
时大旱,蝗虫为灾,总赋《蝗旱诗》,穆员称赏之,为作序。累官池州刺史。其诗为时所重,令狐楚《御览诗》选入。[人物]
释妙总,苏颂孙女。年三十许出家,住平江府资寿,称无著妙总禅师。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杲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四首。[人物]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人物]
应总谦,字嗣寅,号潜斋,钱塘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潜斋集》。[人物]
韦总(548~576年),字善会,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北周时期大臣,太傅郧国公韦孝宽第三子。出自京兆韦氏郧公房,聪敏好学。凭借门荫入仕,累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兆尹。北周武帝建德五年,从北周武帝东征北齐,冲锋陷阵,战死于并州,时年二十九岁,累赠柱国、上...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好经方,且熟悉修身养性之术,尤擅长于脉学之理。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
于《伤寒论》尤有研究。曾与兄参订其父所著《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有《伤寒兼證析义》。[人物]
江苏华亭人,字青湘。袁玉屏女。工词,有《绿窗小草》。[人物]
著有《伤寒国医课义》《方脉讲义》《瘟疫讲义》《医经生理卫生学》《伤寒析经》《女病阐经》《咽喉心经》等。[人物]
《宋史·艺文志》载有《伤寒证治》一书,为王实所撰,但关于王实平《宋史》没有记载,当代李云先生《中医人名辞典》综合《宋史·艺文志》、《世善堂书目》等资料云:“王实,宋代颖州(今安徽阜阳)人,为名医庞安常高弟,官至信阳太守,曾集诸家伤寒方论撰《#$...[人物]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辩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人物]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