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
王桢,字倚吟,号狮岩,秀水人。嘉庆甲子举人,官宁朔知县。有《絜华楼诗稿》。[人物]
朱桢(1364年4月5日-1424年3月22日),明朝宗室,明代第一任楚王,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母昭敬太充妃胡氏。生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初三日(4月5日)。出生时,攻克武昌的捷报刚好传来,明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洪武三年(1370年)...
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今甘肃省庆城县)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人物]
王庆桢,原名庆桐,字维周,号薇洲,上海人。有《养和山馆遗稿》。[人物]
邓桢,字伯乔。里籍未详。尝与黎密、韩上桂、赵焞夫、欧子建诸人唱和。或谓为袁崇焕幕客。事见《广东历代书法图录》。[人物]
李士桢,字广成,号东田,番禺人。嘉庆辛酉拔贡。有《青梅巢诗钞》。[人物]
蔡廷桢(约1802~?)清藏书家。字卓如,号佳木,祖籍江苏金匮(今无锡),迁居浙江山阴(今绍兴)。清代藏书家
王世桢,字础臣,明无锡人。为人忼爽历落,能文工诗,著有《代啸音稿》。[人物]
谢国桢(1901—1982年),字刚主,晚号瓜蒂庵主,祖籍江苏常州,河南安阳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对明清史和目录学用力尤多。民国十七年(1928年),供职于北京图书馆,从事目录学和明清史研究工作。其间,曾因黑龙江通志局总纂张伯英之请,参与编纂《黑龙江通志》,纂修艺文志部分。民...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泰定四年(13...
邹期桢(1567-1642),明文学家、学者。字公宁,号经畲,无锡人。崇祯初举贤良方正,不就,以诸生终。[人物]
梁桢祥,字履巩,号凤冈。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布衣。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人物]
曾维桢,字云松。福建泉州人,寓居彰化。清道光六年(1826)翰林,历任湖南澧州石门知县,调巴陵衡阳各县令。归田后编修《彰化县志》。[人物]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汉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代官吏,民族英雄。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人物]
徐绍桢,1861-1936。广东番禺人。徐达十四世孙。绍桢清末曾任江西常备军统领、苏淞镇总兵、江北提督等职。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江浙联军总司令。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设直隶于大总统的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受命任之,负责南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