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
吴匡,陈留人。何进部将,在何进被宦官杀死后,与曹操、袁绍杀尽宦官之后,因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而与张璋、董旻将其砍为肉酱。还有,他是蜀汉张飞部将,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的大将吴班吴元雄的父亲。
元匡(?~525年),字建扶,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之孙,阳平幽王拓跋新成第五子。个性耿介,颇有气节,孝文帝元宏颇为倚重,出嗣广平王元洛侯。宣武帝元恪亲政,以为黄门侍郎,除肆州刺史。廉慎自修,甚有声绩。迁恒州刺史、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除度支尚...
匡章,又称章子、匡子,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将领。初游于魏。齐威王末年为齐将,曾率军打退秦国的进攻。公元前314年,乘燕国内乱,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五十日,直破燕都。后二年,在濮水上游抵御秦军,失利。齐湣王即位,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匡章在垂沙(今河南省唐河...
黄匡中,香港咏春体育会理事、咏春拳传承人、叶问的弟子、李小龙师兄黄淳梁的儿子。香港咏春体育会理事、咏春拳传承人
刘匡,宣帝五世孙,东平炀王刘云孙,严乡侯刘信子。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为收揽人心,立炀王子开明为东平王,三年病死,又立开明之侄匡为东平王。西汉东平王
匡源(1815-1881年),字本如,号鹤泉,山东胶州人。晚清大臣,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书画家,教育家。出生于书香人家,自幼聪敏好学,才思敏捷,认真刻苦。十三岁考秀才,文采卓异,擅诗文,号为神童,少有大志。道光二十年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咸丰八年,入直军机处。十...
王匡(生卒年不详),字公节,中国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兖州泰山郡(位于当今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方)人。官至河内郡太守。起初,在大将军何进底下,担任大将军府掾。何进去世后,受拜为河内郡太守。董卓执政时,与各地群雄,同时起兵来讨伐董卓。最后,因妹夫胡母班的亲属和曹操的联手...
段正明,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大理国保定帝,段正淳的亲兄长,段誉的伯父。他武功极高,精通一阳指及段家剑法,尤其一阳指力已能及至三丈以外,是大理段氏俗家第一高手。在鸠摩智挑战天龙寺时,为了退敌,在天龙寺出家,法号本尘,并修习“六脉神剑”中的“关冲...
陈叔匡,字子佐,陈朝太原王,陈高宗陈顼第三十四子,母申婕妤。有同母兄三人即:陈叔俭、陈叔澄、陈叔韶。南陈宗室大臣
韩匡嗣(917年—982年),字世昌,契丹名“殿宁·尧治”,契丹字“天你”,蓟州玉田人。辽朝大臣,中书令韩知古之子,权臣韩德让之父。曾得幸于淳钦皇后和辽景宗,在景宗朝受封为燕王,后因与宋朝作战失败而降封为秦王,乾亨四年(982年)十二月去世,获赠尚书令、尚父。辽朝大臣
倪匡(1935年5月30日-2022年7月3日),原名倪聪,字亦明,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与金庸、黄霑、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1957年到香港,曾就读联合书院新闻系,做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
史匡翰,生于唐天复三年(903年),卒于后周天福七年(942年),字元辅,五代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事后唐、后晋两朝,五代名将。五代官吏
匡互生(1891—1933),字人俊,号务逊,又号日休,湖南邵阳人。1891年11月1日生于湖南邵阳东乡天台山,他“奋然而起,作点革命的工作”,始于辛亥之役。辛亥革命时,曾跟长沙革命军攻巡抚衙门。1913年在邵阳中学读书时作文痛骂北洋军阀。匡互生来自清末民初革新风气最为硬朗的省份之一...
韦匡伯(573年~617年),字辟邪,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太傅韦孝宽之孙,大将军韦总之子。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北周时期,凭借门荫入仕,初封黄瓜县侯。隋朝时期,授左亲卫,保护太子杨广,袭爵郧国公。隋炀帝即位后,授千牛备身,改封舒国公,参与辽东之战...
颜师古著有《汉书注》《匡谬正俗》《安兴贵家传》《大业拾遗》等,仅《汉书注》《匡谬正俗》和《急就章注》今存,其它皆亡佚。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其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但事亲居官,未为清论所许。”隋唐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