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耘(920年―966年),字正元,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市)人,五代到北宋时期将领。历任客省使、枢密承旨、右卫将军、羽林大将军、宣徽北院使、行营兵马都监、扬州知州、宣徽南院使、枢密副使等,后与慕容延钊不和,出为淄州刺史。乾德四年(966年)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追赠为宣德军节度、检...
赵仲处,北宋宗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赵炅玄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之曾孙,平阳郡懿恭王赵允升之孙,遂国公密赵宗悫长子,官至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北宋宗室
赵处澹,号南村,温州(今属浙江)人。曾官知录(《东瓯诗存》卷七)。今录诗二十六首。[人物]
石处雄,《舆地纪胜》引诗介于陈尧佐、梅询和蒋堂、杨蟠之间,约为神宗、哲宗时人。[人物]
陈叔处,生卒不详,陈宣帝的儿子,未及分封。南陈皇子
韦处厚(773~828年),唐文宗朝宰相。字德载,原名韦淳,为避宪宗李纯名字的谐音,改为“处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自幼酷爱读书,博涉经史,一生手不释卷,勤奋著述。在朝为官二十多年,历仕宪、穆、敬、文四个皇帝,忠厚宽和,耿直无私,颇受爱重。[人物]
后处,字子里,东周齐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王处厚,字元美,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太祖乾德五年(九六七)进士(《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四)。[人物]
李处励(一作劢),字勤仲,洛阳(今属河南)人。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衢州。事见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一二。[人物]
阳处父(?~前621年),大春秋时晋国大夫,因封邑于阳地(今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遂以阳为氏。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楚国派斗章出使晋国,晋国派阳处父到楚国回访,晋楚两国恢复了正常外交关系。
处罗可汗(?―620年),阿史那氏,名俟利弗设,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世之弟,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之兄,东突厥可汗,619年―620年在位。隋末唐初东突厥可汗
丘处机,乾道,字通密,道号长春子,是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人以及执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领袖。登州栖霞人士(今属山东)。中国金代著名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道教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元世祖时,追封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人物]
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处文为长乐王。长乐王聪辩夙成,但是却死于泰常元年(416年),当时只得十四岁。明元帝拓跋嗣非常伤痛,自小敛至葬礼,也时常亲临哀恸。长乐王陪葬于太祖道武帝的金陵。无后裔,所以死后爵除。
阿史那·处罗侯(?―588年),阿史那氏,名处罗侯,东突厥可汗(587―588年在位)。阿史那·处罗侯是乙息记可汗科罗之子,原辖突厥汗国之东部地区,甚得部众拥戴,为兄沙钵略可汗猜忌,怀离心。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密与隋使长孙晟结盟,暗托心腹。当隋文帝对钵略施“远交...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