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沈旺(约西元1314-约1393),字达卿,沈万三次子,元末明初江苏长洲富商,沈氏家族代表人。年轻时曾为朱元璋修建亭台、酒楼、铁桥、水坝。晚年喜欢在家藏书,教导子侄和结交文化人。后于蓝玉案中受女婿顾学文牵连到而不得善终。沈万三次子
王沈(?—266年),字处道,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史学家。司空王昶之侄,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太原晋阳人。其父早死,由叔叔王昶抚养。能写文章,大将军曹爽聘为秘书(掾),累迁中书门下侍郎。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杀害,王沈被免职,不久又起用为侍中。与荀顗、阮籍同撰《魏书》44...
沈觐安,字剑知,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寄居上海。沈黻清第五子,沈黻清是沈葆桢长子沈玮庆次子。上海市文管会原委员
沈贞(1400-?)一名贞吉,号南斋、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画家沈周的伯父。工诗文,善绘事,山水取法董源,得元代诸家尤多,与其弟恒吉(沈周之父),诗词皆甚有名,互相唱酬,时谓“埙箴相映”。明代画家
沈邵(407—449),字道辉,武康(今德清)人。沈林子之长子。涉猎文史,袭爵驸马都尉,奉朝请。南朝官员
沈卫,男,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红豆馆主,系沈钧儒十一叔,浙江嘉兴人。晚清官员
沈劲(jìng)(?—365年),字世坚,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人,东晋将领。沈劲少年便有志向和节操,父亲沈充在东晋初年被属下吴儒所杀,长大后为父报仇,将吴氏家族灭门。朝廷先后下诏让桓温、王胡之赴前线洛阳,担任司州刺史,但却无人愿意去赴任,王胡之向朝廷推荐了...
沈谱(1917年11月12日-2013年12月3日),女,字筱婵,小名又菊或幼菊,出生于北京,浙江嘉兴人,爱国民主人士沈均儒之女,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同志的夫人。1937年5月,在金陵大学读书时,由邓颖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沈谱长期从事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科研设...
沈黻清(1863—1938),初名照藜,字纪男、鹤男,沈葆桢之孙,沈玮庆次子。曾任船政文案、船政驻省文案、船政艺圃监督(校长)。沈葆桢之孙
沈璞(416~453年),字道真,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南朝宋大臣,辅国将军沈林子少子,史学家沈约之父。出身吴兴沈氏,好学善文,起家本郡(张邵)主簿,迁南平王左常侍,成为始兴王刘濬的心腹,担任僚佐十六年,深得倚重,累迁盱眙太守。联合辅国将军臧质坚...
沈颐清(1873—1927),字虎男,侯官(今福州)人。沈玮庆四子。清优附生,江苏候补知府。民国初,任广东朝阳知县、广东盐运使。幼练武功,怀有绝技,人称“沈四公子”;又善弈,擅书能画。沈葆桢之孙、沈玮庆四子
沈震,男,唐代历史人物,汉族,睿真皇后之兄,沈易直第二子。曾担任唐代秘书少监、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于公元780年以前逝世。唐代历史人物
沈警(?~402年),字世明,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人。东晋时期大臣,历史学家沈约先祖。淳厚笃实,学通左传,家产丰厚。先后成为后将军谢安和前将军王恭的参军,没有入仕之心,回家经营产业。信仰五斗米道,卷入孙恩之乱。为同宗沈预所告发,全家坐罪处死。东...
沈辽(1032-1085),字叙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曾为人书裙带,转辗为神宗所见,以为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为民,流放永州(《挥麈馀话》...[人物]
沈鹊应(1877-1900),字孟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爱国名臣沈葆桢之孙女,“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的妻子,在林旭戊戌变法失败就义后,服毒自尽。父沈瑜庆,同光派闽派重要诗人,长期身任要职,曾官至贵州巡抚,功名在沈葆桢诸子中最盛。母郑夫人是林则徐小女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