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
洪文定,男,籍贯广东省花县(现广州市花都区)。其父洪熙官,是少林弟子,也是洪拳的创始者。十九岁的洪文定,性格反叛、好胜,从不依规章办事,是非观念极模糊,然人却甚有义气,在文定模糊的童年记忆里,父亲是个极令自己心折的英雄,故一直盼望能寻回父亲。直至#$...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人物]
全静(生卒年不详),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三国名将全琮之孙,全绪之子。原本为吴将领。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举寿春归附东吴,全静随全怿、全端等人共同率兵救援寿春,后与全怿等降魏,受魏官爵。三国名将全琮之孙
珠帘秀,字、号、出生地及生平均不详,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歌妓。《青楼集》说“歌儿珠帘秀,姓朱氏,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
全纪(?~258年),吴郡钱塘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太常全尚之子,担任黄门侍郎。太平三年,吴主孙亮与全尚、全纪等人谋诛权臣孙綝,全尚将此事告知妻子孙氏(孙綝从姐),导致计划败露,全纪惭愧自杀。三国时期东吴官员
全吴(生卒年不详),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东吴大司马全琮与全公主幼子,封都乡侯。三国时期全琮幼子
洪生复,字秀陵。东莞人。信子。明思宗崇祯八年(一六三五)贡生,考选府推官。事见《东莞诗录》卷二一。[人物]
王韫秀(725-777年),女,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人。唐朝诗人,河东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以凶狠暴戾闻名。出身太原王氏,嫁给出身贫寒的元载。随同元载同赴长安,求取功名。随着元载封侯拜相,劝阻丈夫贪腐堕落。大历十二年,随着元载有罪赐死,王韫秀和孩子全...
全祎(生卒年不详),一作全辉,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三国时期人物,是东吴名将全琮之孙,全绪之子。太平二年,与全仪带着母亲、部曲渡江投降曹魏,历任郡守、列侯。三国时期东吴人物
洪学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小河口(原属河南商城)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
全仪(生卒年不详),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东吴名将全琮之孙、镇北将军全绪之子。太平二年,与家中争讼,便和兄弟全祎带着母亲投奔曹魏。三国时期东吴人物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清代卓越的戏曲大家,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洪昇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
赵葆秀,女,国家一级演员,工老旦,著名老旦表演艺术家李金泉先生的得意高徒,祖籍北京。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劳动模范。1959年入北京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孙振泉等,196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分入北京京剧院。在2013年...
全琮(198年-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全琮很有谋略,曾参与多场重要战役的谋划。孙权将自己的女儿孙鲁班嫁给了全琮,全琮的家族也成为吴国的名门;但全琮本人并不因此而骄横跋扈,仍然以十分谦恭的态度对待他...
全璞,号辉山,金溪人。宜春胡光莹继室。有《全恭人诗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