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略,字俊兴,元诱弟。才气劣于元熙,而有和邃之誉。自员外郎稍迁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沙钵略可汗(?-587年),阿史那氏,又作沙钵罗可汗,全称为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名摄图,突厥族。突厥汗国乙息记可汗之子,木杆可汗和佗钵可汗之侄。东突厥汗国可汗。开皇元年(581年),佗钵可汗死,遗言由木杆可汗子大逻便继立,因其母贱,国人不服。国人立佗钵子庵罗,而大逻便又不服...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
广川王拓跋略,文成皇帝子,延兴二年封。位中都大官,性明敏,鞫狱称平。太和四年薨,谥曰庄。文成皇帝子
窦略(446—528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北魏大臣,辽东郡公窦羽玄孙。北魏延兴元年(471),授文德殿大学士,负责制定礼乐,纠正风俗。太和十四年(490),推动迁都事宜,授平远将军,册封建昌郡公,协助落实民族融合的政令。武泰元年(528年),去世,时年八十三,追赠征北大将军...
牛金星(约1595年-1652年),字聚明,明末河南省宝丰县人,后迁居县城。父名垧。为鲁府纪善,“先世由岁贡仕至县博士与王府官者数人”,故幼有教养,二十余岁中秀才,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为人质朴,性喜读书,通晓天官、凤角及孙、吴兵法。陂北里有田,平日设馆授徒,过着仅足衣食的生活...
尔朱文略,尔朱文畅弟,尔朱荣之子,北秀容人也。尔朱荣之子
黄公略(1898—1931),湖南省湘乡人,是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黄公略曾在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第三军军...
金简(?-1794年),字可亭,朝鲜望门之后。朝鲜族,金氏。满州正黄旗人。武备院卿金三保子。清朝大臣。金简初隶内务府汉军。后与乾隆(1736年-1795年)中,授内务府笔帖式,累迁奉宸院卿,赐姓金佳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监武英殿刻...
萧方略(?~554年),南兰陵郡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市)人。南朝梁宗室,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侯景之乱爆发,进入西魏为人质。梁元帝即位后,册封始安郡王。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队攻破江陵后,随父亲一同遇害。梁朝宗室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人。第进士。更辟诸府,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待。因与崔植素有隙,崔植当国后,被贬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唐长庆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还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为御史劾奏,迁任户部侍郎。太和三年(829),转户部...[人物]
金箍仙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弟子之一,与多宝道人、灵牙仙、毗卢仙、乌云仙、金光仙、虬首仙等是同门师兄弟。后来通天教主设摆万仙阵要与阐教门人比试高低,金箍仙参与守阵。四圣破阵后,金箍仙得以逃脱,不知所踪。神魔小说...
尝任翰林学士,于馆阁时偶然发现蠹简中有张仲景﹝张机﹞之《金匮玉函要略方》计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则载其方,并有疗妇人之法。后宋朝诸臣校订时,以杂病及饮食、禁忌编成今之《金匮要略》,共二十篇传世,实有功于仲...[人物]
叶金援,京剧武生。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为叶盛长。八岁开始学艺、家学渊源,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1958年进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工武生及文武老生。在孙毓堃等先生的教授下,日渐进步,是北京戏校的高材生。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为师后,技艺又有了长足的进步,1966年以优异...
金刚智(梵名Vajrabodhi,669—741年),南天竺摩赖耶(今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一带)人。国王伊舍那靺摩(Isana-varma)的第三子。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善无畏、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自幼出家,先习经律,专于密教。受戒于那烂陀寺,师从龙智上人。开元初年(719),进入洛阳,先后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