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论
冯友兰运用比较研究法对其主要论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冯友兰留美之前及留美期间,他所形成的中国哲学的观念是和当时学术界的主流观念是一致的,即认为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政治哲学、人生哲学或伦理学发达,而认识论、逻辑学相对薄弱。冯友兰并未明确地界说“哲学史”的含义,只是一...
08年春晚,央视推出了又一个精品舞蹈节目《飞天》。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目前观众所欣赏到的绝大多数所谓的电视舞蹈作品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舞蹈。虽然亚电视舞蹈作品数量是最为庞大的,但是由于它介于电视录像和电视舞蹈两者之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所以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理论...
所以笺释上博《诗论》的诸家,均以第5简讨论的“王德”即指“文王之德”。简文中的“业”,或认为应该释作“蘖”,与“本”相对,实则大可不必。第7、2两简应该是一个意义小单元,主要是讲文王受命的问题。为了对抗强大的殷遗民势力,周人提出了“文王受命”这一理论。
儒家在人性论上居主流的观点是性善论。人性本善,故为道德可能性之根据。这是性善论者必须给予论证的问题。\"恶\"是道德必要性之根据。实际上,朱子与象山在与人性有关的许问题上看法都极其相似。自其理而言,则天以是理命乎人物谓之命,而人物受是于天$#...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理论研究和讨论的最佳论坛。完善的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然后才能逐步完善。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许多舞蹈演员长期不注重理论指导,导致实践与理论脱轨,动作偏离理论。在整个行走过程中...
道家与道教不同,应当从实质上去辨别,要彻底弄清道家炼养功夫的内含,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道家的所谓道,是以研究解决生死问题为核心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人类几千万年以来,总是不断的生,不断的死。人身实际,不过是一部很复杂灵巧的机器。而这里所说道家的道,就是延长寿命的方法,...
叔本华之论此问题也最为透辟,兹援其说以结此论。且意志之发现于高等之阶级也,其形式必复杂。或又谓美术家必先于人之肢体中观美丽之各部份,而由之以构成美丽之全体。不幸而此说又蔓延于诗歌中。
叶适的王道功利论与道统论相辅相成,体现在他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上。显然,朱熹抬高了思孟学派的地位。叶适则从具体问题入手,来批评两程的观点,以便否定他们的道统继承权。显然,夸大叶适“非孟”思想是有欠缺的,但叶适在更多的场合表示子思、孟子不应继道统也是明显的事实。
《谱论》中的论述充分指出了心意六合拳防身健体的双重作用。阴阳学说贯穿在我国的许多领域之中,并占领主导地位。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部分,它与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心意六合拳中的五行,基本上是以中医学中的五行来为理论依据的,并运用于拳中。
目前王宗岳《太极拳论》是各派太极拳公认的准绳,武禹襄和李亦畲的拳论与王宗岳拳论是一致的。太极拳是由静到动、变化万千的一种运动,只有符合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逐步达到较高的水平。为此,必须按照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等一系列变化规律来研究和练习太极拳。阴阳变化是太...
关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以及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多,但是,仍有未尽人意之处。本文拟另辟蹊径,从“性”字的结构入手,试图对其作进一步研究。这样,完整的一心便是由仁义礼智等“四端”所构成。而无论“心”是由仁所构成,还是由...
《孔子诗论》中所论述的《诗》的内涵和《左传》中《诗》在“达政”、“专对”时所体现的内涵基本一致。本文将对上博简《孔子诗论》的性质和内容作一些讨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在孔子言论中还有不少关于诗的政治功用的论述。在引用上博简《孔子诗#$...
3笔者以汉代儒家对天文历法的研究为例予以说明。两汉之际,桓谭与扬雄就浑、盖问题曾多次交锋。6此外,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他反对盖天说,主张浑天说。7扬雄认为,儒家学者应当“通天地”,就是要研究自然,并进一步“通人”。西汉末年,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更名为三统历。...
以往人们认为孔子对《诗》只有使用层面上的阐发,今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则可知孔子以“情志”论《诗》,对《诗》旨也有精确允当的阐释。这里孔子再次强调了礼对《诗》的约束作用。所以孔子论《诗》常与乐相并提。以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为例。其乐安而迟,其歌绅而,其思深而...
本章意在论“和”,“小大由之”便是不知主动用“和”的一种人事关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