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
·十八律南宋蔡元定在传统十二正律外加用六个变律构成的一种律制;即用京房今六十律的前十八律。十八律虽然沿用京房的六个变律,并无进一步的创造,但由于加用变律的同时,限用十二正律为宫,因此仍属十二律...
·音律“音”、“声”、“乐”与“律”字组合成词,如“音律”、“声律”、“乐律”、一般语义相通;有时甚至和律吕混用。各词的内涵和外延均无严格的界限。广义的音律,泛指与乐律学有关的内容,即绝对音高和标准音高问题;生律...
·十二律乐律学名词。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一定的生律法,在一个八度内连续产生十一律,使每相邻两律之间都成半音,称为十二律。在文献中最早记载,则见于《国语·周语下》周景王23年伶州鸿论乐。十二律的名称由低到高...
·十四律清代康熙帝制作的一种律制。又称康熙十四律。康熙应用三分损益法于管律,而又不加管口校正,因此黄钟半律不能与黄钟相合。《律吕正义》以为:“合黄钟者,为太簇之半律。”意即宫音合黄钟律时,清宫却非清黄钟,而为清太簇。...
中国历代所谓“定律”,除少数用于新创律制外,一般指确定黄钟一律的音高;并以此为准,推算其它各律的律数。春秋、战国间的黄钟律,各家考证,莫衷一是;据曾侯乙钟铭,可知各诸侯国各有黄钟律标准,但其尺度不详。汉以后的历代黄钟律$#...
·律管见管律。
·玉律见管律。
·律准见弦律。
·六律见律吕。
·阳律见律吕。
·律寸参看律数。
·竽律伸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套名为“竽律”的明器,共十二管,用刮去表皮的竹管制成,最长者17.65厘米,最短者l0.10厘米。管身有墨书的十二律名称,分别装在十二个筒形袋竽律衣中。竽律不见于古代文献,但汉墓出土的竹简“遣策”中有竽律之名,...
何承天提出的这种接近准确的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数学计算的十二平均律范畴的律制。当时虽然未见采用,却是隋、唐间在实践上用十二律旋宫的先声。
·六十律汉代京房提出的一种律制。依三分损益法,仲吕不能复生黄钟,因而不可能在传统十二律的范围内完整地解决旋宫问题乙六十律的提出,即由于此。仲吕以前的十二律,仍沿用传统律名。从仲吕上生的“执始”起,皆新创律名。因此,只需有色育...
·正律器古代用以定律的标准器。分弦律产管律两类。一般属仗器性质,不兼作乐器使用;个别情况下,有以乐器权作正律器使用者,如宋代宫廷乐器“叉手笛”,但只在演奏活动中提供标准音高,并不用于定律和“律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