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录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生员参加科考、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考、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称为录遗;录遗不限额数,有名者准其乡试。《儒林外史》第三回:“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茶局[Teaoffice]贡焙或贡茶所设的机构。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造茶旧分四局,匠者起好胜之心,彼此相夸,不能无弊,才并而为二焉。故茶堂有东局、西局之名”。清代黄宗羲《四明山志》:“上有宋丞相史嵩之墓,殿帅范文虎因置茶局...
茶酒[Chajiu]①专门代人操办婚丧筵宴者。”②[Teaandwineservice]茶酒司的简称。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嫁娶》载:“茶酒司互念诗词,催请新人出阁登车。”“迎至男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诗词,拦门求利市钱红。&rdquo...
茶马大使[Tea-horseofficer]明代茶马司官名。茶马司正职主管,正九品。《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五年,太祖命将原茶马司职官“司令”、“司丞”,分别改名“大使”、“大副”。
中国在晚唐、五代时曾用“据”、“按”、“送”、“舞”等词汇来记录舞蹈动作。舞谱是用符号或图文来记载舞蹈的动作和方位变化的一种书面记录方法,其作用相似于记录音乐的五线谱。进入18贝尼什舞谱世纪,出现职业舞蹈家以后,舞蹈动作更趋复杂。各种舞谱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其共同...
茶瓯厅[Cha'outing]唐代察院兵察厅之别名。赵磷《因话录》载,察院有三厅:“礼察谓之松厅,厅南有古松也;刑察谓之魇厅.寝者多魇;兵察谓之茶瓯厅,以其主院中茶,茶必以陶器置之,躬自参缄启故也。
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
陆羽嗜茶,性格狂放,故有“唐之接舆”和“茶颠”之称。清同治《庐山志》引《六帖》:陆羽隐苕溪,“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击木诵诗,徘徊不得意,辄恸哭而归,时谓唐之接舆。”宋代苏轼《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诗:“归来又见茶颠陆。&rd...
茶果[Teaandfruits]茶和水果。《晋书桓温列传》:“温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唐代白居易《曲生访宿》:“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②[Cake]泛指点心。《六部成语茶果费》注:“衙门茶果,例有官项,即所谓点心...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
南宋杭州西湖中的点茶小船:《梦粱录·湖船》:“湖中南北搬载小船甚伙,如撑船卖买羹汤、时果……及点茶、供茶果婆嫂船、点花茶船。”②用作运茶的舟船。清程雨亭《整饬皖茶文牍》:“又访得西皖各厘局,向...
御茶床[Teabedforeiperor]宫廷中皇帝用的茶床。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集英殿赐宴称:“翰林司排办供御茶,床上珠花看果.并供细果。……御厨制造宴殿食味,并御茶床上看食、看菜、匙箸、盐碟、醋樽.……俱遵国初之礼在,累朝不敢易...
《宋太宗实录》:“至道二年,建州每年进贡龙凤茶。先是,研茶丁夫悉剃发须,自今但幅中洗涤手爪,给新净衣,敢违者论其罪。
《太平广记》卷三九引唐代卢肇:“刘公渐与之熟,令妻子见拜之,同坐茶饭。”(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红楼梦》第八十四回:“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茶客[Teamerchant]①贩卖茶叶的商人。宋代林逋《无为军》诗:“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樯。”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六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③赁山种茶之民。清代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