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仿效吴恕《伤寒活人指掌图》之体例,歌赋与论述相结合。卷一病机赋、经络总抄及龚云林“药性歌”;卷二-七内科杂病;卷八为五官、外科病证;卷九妇人科;卷十小儿科病证。每证先列歌括,次载阐论,再记脉法,并附成方,颇多可取之处。[书籍]
[书籍]
後來劉基、宋濓都做了明朝的顯宦,而子奇卻沒有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視,只做了巴陵縣主簿的小官。一三七八年(洪武十一年),因事下獄,本書是他在獄中隨時所寫的筆記,到出獄後才完成。自序說:「幽憂於獄,恐一旦身先朝露,與草木同腐,實切悲之。」這大概是用草木...[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一周易大全易?提要【臣】等谨案周易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广等奉勅撰考明成祖实録永乐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金幼孜修五经四书大全十三年九月告成成祖亲制序弁之卷首命礼部刊赐天下赐胡广等钞币有差仍赐宴于礼部同时预纂修者...[书籍]
大小诸证方论明末清初·傅青主公元1607──公元1684年傅山(1607~1684),字青主,明末清初山西阳曲(太原)人,博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尤精医学、医术,曾批注《灵枢》、《素问》诸书。长于妇科、内科杂病,治病不拘学派,用药不依方书,应手而效,名重一时,人称“医圣...[书籍]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是晋宋之际的伟大诗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作品吟咏的田园生活,写出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围绕着出仕和归隐这个中心,表出了理想不能实出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消...[书籍]
《明史纪事本末》顺治十三年(1647年)谷应泰官至浙江学政,于其间编撰此书,这本书是在官修《明史稿》、《明史》之前完成,属于私人著述。大量参考张岱《石匮书》、谈迁《国榷》、蒋棻《明史纪事》等私家著作,又广纳博采,至顺治十五年成书。书中记载始于元...[书籍]
「臺灣思慟錄」記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進據臺灣時軍民戰守之經過,分臺防、臺北、臺灣(今臺中)、臺南、澎湖五篇。作者未具真實姓名,未知何許人;據其「自序」,顯係臺產。「自序」說明此書題名之由有謂:『蓋生於臺、長於臺,身受臺之創鉅痛深、親見臺之同遭蹂躪而「痛定思痛一也』。...[书籍]
或人与事之巧相符者,或绝相悖者,为其稍奇而不忍遗之,别录成卷,以备虞初春明之一采,故不敢称稗史也。[书籍]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几句鄙词,不过说人生世上,承父母之精血,秉天地之灵气,生而为人。人为万物之灵,自当做一场刮目惊人的事业。虽不能流芳百世,中正纲常,使人志而不忘,以为君子;即不能与世争光,亦当遗臭万年,此亦君子小人之两途也。然君子之流馨,事愈远而人心愈近;...[书籍]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清)文海着●目录叙文静涵大守自历言●自厯言叙天下之治乱在民民之治乱在上在上者之亲民尤莫切于牧令今之所谓牧令者吾亦知之矣其果能各尽乃心以心乎民之心如慈父母之哺儿于怀而时其饥饱燥湿耶虽然亦岂尽人之不仁哉无学以济之斯贸贸然不知万物之与我为一体无精神以委...[书籍]
又燕京僭号普贤女上表再三乞请,称有南兵入城,力战破之,杀戮殆尽,归命上国,愿为附庸,犹存大信。以先许宋人之请,若彼能如元约,来攻克捷,则事在不言。既此间得而分付,理应有报,是以宣谕赵良嗣等,合取时贡银、绢共准一百万贯。良嗣等言,奉旨并请西京路地界;若不从所请,止得燕京,即...[书籍]
又燕京僭号普贤女上表再三乞请,称有南兵入城,力战破之,杀戮殆尽,归命上国,愿为附庸,犹存大信。以先许宋人之请,若彼能如元约,来攻克捷,则事在不言。既此间得而分付,理应有报,是以宣谕赵良嗣等,合取时贡银、绢共准一百万贯。良嗣等言,奉旨并请西京路地界;若不从所请,止得燕京,即...[书籍]
在臺三年又五月,留有「日記」及「臺灣稟啟存稿」。民國四十年,曾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合題「臺灣紀錄兩種」。後經作者哲嗣適之先生將「日記」與「稟啟」按照時日合編,定名為「臺灣日記與稟啟」;今本所刊,即由適之先生所手定。卷一,自光緒十八年正月至八月,記$#...[书籍]
今日之用药者,大抵杂泛而均停,既见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能愈也。[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