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1]。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书籍]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书籍]
氏族略一○氏族略一(臣)等谨按郑志氏族畧以二类叙得姓受氏之原附以四声缀以总论旁罗古今綦辨且博虽炫多闻而广附会在所不免然伊古姓氏巳备见于此矣恭惟我国家肇兴东土受姓自天帝统既尊皇支益衍谨志国姓于卷首以昭亿万年之鸿业至国初时攀龙附凤之众奔走后先或旧属编氓或举族内...[书籍]
台战演义序一序二序三例言人物图卷一刘将军初胜倭奴林观察奖赏兵勇卷二探军营桦山遭获赴筵席倭奴被捉卷三家人焚身报主倭奴破腹伤心卷四买棺木刘公定计掘地道日本伤人卷五黑旗兵编成羽扇刘大帅安设鱼雷卷六公子报国练水军淮勇遣散渡轮船续集卷一倭贼停船远避生番出力报恩续集卷二刘将军杀奸示众...[书籍]
徐氏此书亦名为《徐偃王志》,广征博引,严谨考证,对先秦古徐国历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卷首徐得国传二千年,几与夏、商、周相终始,将必有左史、右史之记焉。秦燔《诗》、《书》,诸侯史记尤甚,邦国之志,百国春秋,荡无孑遗,可胜悼哉!典午之代,有《徐偃王志》...[书籍]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书籍]
各姓末为复姓则以上一字为韵而排次之每姓俱引史传人物摘叙大畧而采其中三四字为标题大抵在撷取新颖以供缀文之用姓末多别附女徳婚姻一门歴叙古来淑媛及两姓结婚故事葢宋元之间婚礼必有四六书启故载之独详亦以便于剽掇也叶盛水东日记曰近代杂书著述考据多不精如翰墨全书以彭思永为明道母舅所谓氏族大全者...[书籍]
东三省舆地图说(清)曹廷杰撰●目录序卷首国初征服吉江二省各部考中俄东边界段说吉江二省旧地现属俄国东海滨省各处屯站数目窝稽说二圣墓说长白山说冷山考挹娄国越喜国考黑水部考开元开原辨怀德县即信州考八面城即韩州考石碑岭说扶余府黄龙府夫余路扶余国考得...[书籍]
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录了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开创了我国地理学史上实地考察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比如,他系统地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地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书籍]
康熙七年(1668)入国子监肄业,终身未入仕。康熙十二年(1673)作《沉香亭》传奇,后改写为《舞霓裳》。至二十七年,又重取更订之,易名《长生殿》。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清圣祖孝懿温诚仁皇后佟佳氏大丧期间于寓所演出,被言者所劾,革去国子监学生籍,一时株连达五十人左右,...[书籍]
元·陈准金国本名朱里真,番语舌音讹为女真,或曰虑真。避契丹兴宗宗真名,又曰女直。肃慎氏之遗种,西海之别族也。或曰三韩辰韩之后,姓拿氏,于夷狄中最微且贱。唐贞观中,靺鞨来中国,始闻女真之名。世居混同江水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南邻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铁离,东濒海。...[书籍]
曾文正公年谱卷一公讳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曾氏祖籍衡阳。国初有孟学公者,始迁湘乡荷塘都之大界里,再传至元吉公,族姓渐多,资产渐殖,遂为湘乡人。元吉公之仲子曰辅臣公者,公之高祖也。曾祖讳竟希,诰赠光禄大夫,妣彭氏,诰赠一品夫人。祖讳玉屏,字星冈,诰封中宪...[书籍]
北风扬沙录元·陈准金国本名朱里真,番语舌音讹为女真,或曰虑真。避契丹兴宗宗真名,又曰女直。肃慎氏之遗种,西海之别族也。或曰三韩辰韩之后,姓拿氏,于夷狄中最微且贱。唐贞观中,靺鞨来中国,始闻女真之名。世居混同江水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南邻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铁离...[书籍]
《四库全书滇考》(清)冯苏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三滇考纪事本末类提要臣等谨案滇考二卷国朝冯苏撰苏字再来临海人顺治戊戌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是书乃康熙元年苏为永昌府推官时作凢一切山川人物物产皆削不载惟自庄蹻通滇至明末国初撮其沿革之旧迹治乱之大端仿纪事本末之体标题记述为三十七篇...[书籍]
愚往岁尝序上海葛君子源所辑之皇朝经世文续编矣以其翔赡渊博能美贺氏饶氏之书以行世于学术治术所裨匪浅而孰知不数寒暑即见中日之役割地偿款几类行成移步换形局是又交时至今日苟有尚恃三家之书以讲求富强者是何异之燕南辕而之北辙也夫治国之术犹治病愈七年之疾者必求三年之艾假使不先计而预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