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清代臺灣早期文獻之一,後之修志者,率多取資。[书籍]
本書(一冊九三面五五、八○○字)正文為「沈文肅公政書」卷五「福建臺灣奏摺」全卷,而以「政書」卷六、卷七「兩江總督任內奏摺」中有關臺灣摺片選作「附錄」。作者沈葆楨,字翰宇,一字幼丹;福建侯官人。初由進士,歷官至江西巡撫。清同治六年,奉旨充總理福建船政大臣。十三年,日...[书籍]
正文分七類:一曰地輿,分屬甲、乙、丙三部;二曰規制,屬丁部;三曰職官,屬戊部;四曰科目,屬己部;五曰列傳,屬庚部;六曰列女,屬辛部;七曰藝文,分屬壬、癸兩部。內容頗為詳贍,惜缺「物產」一類。其藝文類「兵事」一目所收詩文,極具史料價值。按此冊所指鳳山...[书籍]
全書共有文八篇,依次為「天下沿海形勢錄」、「東洋記」、「東南洋記」、「南洋記」、「小西洋記」、「大西洋記」、「崑崙」及「內澳氣」;附圖六,計為「四海總圖」、「沿海全圖」、「正面圖」、「臺灣後山圖」、「澎湖圖」及「瓊州圖」。[书籍]
「弁言」首先說明此書係記臺灣林爽文事變及清軍平定之經過;繼云:『按林爽文起事於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迨五十三年二月莊大田被擒,其亂始平。本書不僅按日詳述亂事之發展與作戰之情況,且更及於地勢之險要與人事之曲折,使覽之者能得充分之了解』。此外,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有「紀...[书籍]
全書都一百四十篇,除首篇「開山撫番條陳」作於同治十三年外,餘均為臺灣道任內文稿(包括稟函札批等);但止於十年八月,以下未見編入。本書據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所藏抄本(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本同)略加整理,分卷排印。連橫「臺灣通史」撰有「劉璈列傳」,特為錄置卷首「弁言」之後;傳中...[书籍]
此外,著有「瑞桃軒文稿」及「詩稿」等書。「戴案紀略」分三卷:上、中兩卷倣編年「綱目」之例,自起事以至平定,因年係月、因月係日記述;下卷則純屬附錄性質,將有關文案「錄而附之」而已。「施案紀略」一卷,亦屬編年體裁。「自序」有云:『惟九緞明係圍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書特...[书籍]
按「楊勇愨公奏議」全帙不止此數,此祇取其中十五、十六兩卷,並錄原書卷首「國史本傳」及「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兩文列於正文之前。[书籍]
本書稿本現藏新竹縣文獻委員會,今本係據以整理編印。門目分為封域、建置、賦役、學校、典禮五志(以上卷一至卷三)、職官、選舉二表、列傳(以上卷四)及風俗、古蹟、兵燹三考(以上卷五),殿以「文徵」(卷六)。[书籍]
全書共載一百七十九件文牘,除二十件奏章及十七件上諭與第三八種「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所載相同外,其餘多為原始資料。其中以委員周有基探報十二件、華廷錫與袁聞柝探報二件、鄭秉機探報十七件暨地方文武如枋寮巡檢玉懋功、千總郭占鰲、遊擊玉開俊、鳳山知縣李瑛、孫繼祖等稟報二十...[书籍]
本書(一冊八三面四九、八○○字)分四卷,孫元衡撰。元衡字湘南,安徽桐城貢生。清康熙四十四年,歷官至臺灣同知;嘗數攝諸羅篆,並署府符。至四十七年,陞東昌知府去。本書係一詩集,為來臺之作;因臺有赤嵌城,取以名集。詩凡三百六十篇,自乙酉(康熙四十四年)至戊子(四十七年)按年分卷。所詠多...[书籍]
古文尚书通论辑本礼记通论辑本清姚际恒一、古文尚书通论辑本二、礼记通论辑本古文尚书通论辑本总论某之攻伪古文也,直搜根柢而略于文辞,然其句字诚有显然易见者,篇中不暇枚举,特统论于此。(尚书古文疏证,卷八,页一八—一九)舜典浚哲文明...[书籍]
二十一日(戊辰),湖广总督张长庚疏报阵斩伪总兵刘偁,并获其党周文栋。命诛之。--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三。闰七月初六日(癸未),安南将军内大臣达素疏执:『据海澄公黄梧招抚郑芝龙属下伪都督万仪、万禄等,擒伪中匡伯张进、伪总兵朱受,拆毁所据铜山城垣房屋,率伪官一百八员...[书籍]
書末並收「紀莊大田之亂」一文,作為「附錄」。至「臺案彙錄乙集」至「癸集」,分見第一七三、一七六、一七八、一七九、一九一、二○○、二○五、二二七及二二八種諸篇。[书籍]
全書分斗六堡、大槺榔東堡、蔦松溪堡、尖山堡、海豐堡、他里霧堡、西螺堡、白沙墩堡、大坵田東堡、溪洲堡、沙連堡、打貓東堡、打貓北堡、布嶼東堡、布嶼西堡十五地區,各就其積方、沿革、山川、廨署、倉廒、街市、營汛、橋渡、水利、祠廟、學塾、風俗、物產、人物、兵事、災祥、藝文等分目記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