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89年,顷公在鞍之战中被晋军打败,差点被俘,幸得大臣逄丑父相救,二人互换衣服,佯命齐顷公到山脚华泉取水,得以逃走。此后,齐顷公变得低调内敛,周济穷人,照顾鳏寡,颇得民心。公元前582年,齐顷公去世,其子齐灵公继位。齐国第二十三位君主
李园,战国时期楚国权臣。其为赵国人,入楚,以乃妹贵,谋划诛杀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专楚政。
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奇书《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凶之一...
,南氏,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的原配王后,熊槐继位楚王之后。遂封正室南氏为王后,史称南后。生卒年不详。据《战国策·楚策三·张仪之楚贫》言张仪之楚时:“南后、郑袖贵于楚”。由此可见南后与郑袖并非同一人。战国历史人物
段规是战国初期的著名策士,辅佐晋国的“六卿”之一韩虎,并为后来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吕邈,略阳郡(治今甘肃天水市)氐族人,后凉宗室。后凉懿武帝吕光的侄子,吕宝之子,吕隆、吕超的兄弟。后凉宗室
曹奇,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西汉曹参之孙,曹窋之子,继承了平阳侯的爵位。西汉丞相曹参之孙
-公元前375年),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鹤壁)迁到邯郸,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速繁荣。此后数年相继对齐、魏、卫、中山等国用兵...
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人物]
—402年),略阳(今甘肃天水)氐族人,后凉武懿帝吕光的弟弟。吕光建凉后封他为巴西公,401年投降后秦。后凉时期官员
~401年),略阳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氐族,后凉宗室大臣。后凉懿武帝吕光之子,吕纂的兄弟,陇西公。后凉宗室大臣
中山桓公(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53年),姬姓,战国时期中山国国君,中山国第三任君主。公元前408年以前,中山武公病逝,桓公即位。桓公自幼喜爱彻夜狂饮,常以昼为夜,以夜为昼。桓公不恤国政,致使百姓十分不满,国家动荡不宁。幸喜当时尚有武公奠定的基础,至使强大的魏国派名将吴起攻伐中山...
战国时魏国大臣。曾谮毁吴起于魏武侯,吴起惧,遂离魏往楚。魏惠王二年(前368),他出奔于韩。战国时期魏国大臣
彭蒙(约前370-前310),战国时期齐国人,哲学家。曾游学稷下,是田骈(pian)的老师。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战国哲学家
能挽强弓,勇冠三军,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宣和三年(1121),以偏将身份随王渊镇压方腊起义。宋金战争爆发后,韩世忠率部转战州(今河南浚县东南)、庆源府(今河北赵县)、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等地,以少击众,是北宋末年官军中少见的一支劲旅。建炎元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