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改良刍议
他认为国家设立学校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贤才,改善吏冶。朱熹的一些著述,也成为封建学校的法定教科书,对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和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人格修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属于是道家的分支之一。上古年代,就有阴阳崇拜,但是阴阳学说来自《易经》,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天文学校。元代开始设于诸路,后推及各府、州。教学内容为...
英宗即位后,太皇太后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凡事均向三人咨议,然后裁决。杨士奇辅政,重边防,慎刑狱,严百司,颇有政声。1446年,三杨中最后一位杨溥去世,朝廷更无良臣,加之王振权势日甚,朝政被宦官所乱。英宗于八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折色”制。税赋折银的全面推行,大大...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此外,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国子监祭酒萧昕上言,认为学校不可废除,代宗于是下令复补国子学生。鱼朝恩受命在释奠之日讲授经文。八月,国子监整修完毕,在监内再次举行了释奠之礼。安史之乱,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被迫接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代宗因此深信佛教,常于禁中饭僧百余人。元载等每见...
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与世俗化趋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宋明理学也在明朝达到完善。文学方面,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三方面。明朝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大...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造字法上提出“...
元稹,是穆宗时的翰林学士,很受穆宗宠信。只要是朝中大事,穆宗一定与元稹商议。后来他因阻碍裴度对叛镇的用兵计划,与裴度同时被罢免。元稹是个有才华的文士。太和五年八月元稹病逝。元稹一生诗作颇多,与白居易相唱和,世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广泛反映现实,指斥时弊,愤...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中国西汉武帝统治时期进行的币制改革。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又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宋濂、刘基、高启三人被合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高启的成就则是在诗歌上,在元末明初这段以演义、小说、戏曲为主流文化的不利环境...
赵文卓,1972年4月10日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武术世家,中国影视演员、武术家,北京体育大学教师。赵文卓从小学习武术,1990年考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1990年获中国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1991年获中国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全国武术...[百科]
二程标扬理学程颢、程颐是两兄弟,同为洛学奠基者。二程兄弟早年同受学于周敦颐,立志于孔孟之道,以继绝学为已任。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在洛阳聚众讲学,形成了以“天理”论为核心的理学思想体系,创建了北宋影响最大的理学派别——洛学...
顺宗还是太子的时候,翰林待诏王伾、王叔文为太子侍读,深得李诵的信任。顺宗即位后,当时一批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中青年官僚士大夫如韦执谊等,都以二王为领袖,形成了一个革新集团。由于顺宗中风,不能讲话,所以有些制诏完全由二王草拟发布。韦执谊被任命为宰相,颁布了一系列明赏...
侯耀文(1948年7月17日-2007年6月2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党委委员、副总团长兼说唱团团长。1985年成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1993年获美国华美艺术学会颁发的“国际艺术成就证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