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动作为盘、磕、拐、蹦四种,不需专门场地、设备,简单易行。有利于活动关节,加强韧带。[百科]
《吴越春秋》卷九和《庄子·说剑篇》都记述了古代击剑的技术和战术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了剑的用法有:跨左击、跨右击,翼左击、逆鳞刺、坦腹刺、双明刺、旋风格、御车格、风头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剑术成了剑的演练套路的代称,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增加了各种花法、平衡...[百科]
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百科]
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百科]
锡伯、蒙古、回、撒拉、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彝、傣、景颇、基诺、傈僳、纳西、怒、哈尼、苗、瑶、高山、黎、汉等族和克木人综合奏体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多样,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四川、云南、...[百科]
碰盅,蒙古族打击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用铜铸造,形如小钹,直径7.6、厚0.6厘米。由两面组成。盅面中部凸起,呈半球状,球中心有小孔,可设环系结铜链、红绸、布带等,将两面小盅连在一起。双手各执一面碰击发音。原用于宗教仪礼中,现已用于民间歌舞和乐队演奏。藏族也有碰盅,...[百科]
蒙古、藏、汉等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佛教、道教寺院中。铛铛属打击乐器。[百科]
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西萨。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铃体铜制,呈圆球形,直径4厘米~5厘米。铃的下端开有一字形出音孔,孔长3厘米、宽0.5厘米,铃内装几粒沙石或铁珠,铃的上端设有圆环,用丝弦或细皮条串联三至五枚小铃...[百科]
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西萨。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铃体铜制,呈圆球形,直径4厘米~5厘米。铃的下端开有一字形出音孔,孔长3厘米、宽0.5厘米,铃内装几粒沙石或铁珠,铃的上端设有圆环,用丝弦或细皮条串联三至五枚小铃...[百科]
较汉族、蒙古族四胡体积小,音色脆亮。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永仁等地。[百科]
此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段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短期内气温继续升高,除青藏高原、东北、内蒙古和云南等省区内有一些常年无夏区外,我国各地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升至22℃以上,为物候学上真正的夏季。夏至节气候应[百科]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内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百科]
当前豫东名家李国范、沙河名家刘法印等都留下了录音或录像,并创下了一些绝活,如椅子功、翎子功、咬牙功等等,成为他们的代表剧目,也是研究《黄鹤楼》的最重要的资料。[百科]
朗多依形似二胡,琴筒、琴杆、弓杆均用竹制,琴筒一端蒙笋壳为面,弦和弓弦用“鸡螺丝”细藤制作。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演奏,音色柔和,音量较小。民间用于独奏自娱。[百科]
2009年6月20日,滑稽戏(苏州滑稽戏)列入江苏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滑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科]